手机的奥秘——内部结构大解剖
手机,当今相当流行的移动通信工具。自信的你可能对不同型号手机的功能十分了解,也可能光看一眼外形就知道是什么牌子的手机,但是你是否清楚它华丽外表之下的神秘内部呢?!现在,我就和你一起来给我的手机动一次彻底的外科手术吧!假如你愿意,按照下面的步骤你也可以看看自己的机器哟,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机器,ERICSSON A2618sc,我觉得它是最为实用的一款入门级手机,除了震动功能它还缺什么呢?!废话不说,赶紧洗手。洗手?对,这一步很重要,它可以避免你的指纹留在屏幕上以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避免静电对内部元器件的伤害。




漂亮的大眼睛,漂亮到了极点!需要说明一点:请大家不要为了看“裸体”的手机背景灯,而不关机就拆卸机身。我的A2618sc之所以可以实现,还要归功于它那种的非凡电池结构。
好非凡的电池连接方式呀,防摔又防震!不过这种结构到是不多见,大家恐怕也没有什么机会可以见到这壮观的美景了。(我的机器似乎就是为了让我拆它给你们看而设计的一样)拔掉电源,卸下电池,进行下一步的“拆卸”!用我们的6星改锥卸下上部后盖的螺丝,有两颗,很轻松。之后,我们面对的是第一次严重的考验:要把有四个固定别卡的天线后盖卸下来。当时我的心情那叫一个紧张,因为别卡是塑料的,很轻易就折掉,所以,我们要格外当心。真的要很当心,否则……,后果自负!实践中总是能找到一点经验的:通过1分钟的仔细观察,发现两边的别卡比较松,有一定的移动空间。于是,就拿它开刀了。


(指甲也是蛮有用的哟!要更加小心!)然后,寻找一个角度让主机板与别卡脱离,这时一定要小心,耐心和胆量是成功完成这次任务的要害因素,欲速则不达!


就在一刹那,成功的光线闪动着,小心地将机板部分与天线背板分离(吁,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大功成矣!




小心地将三层分开之后,最“裸体”的手机将映入你的眼帘。(这就是一个手机!你能相信吗?)
左上部的那个有很多针脚的是中心处理器(CPU),它右边的那个黑块块儿是RAM(内存),可惜容量不详。但可以肯定不会大于1024KB。电源插头下面的那个黑色的是电路的控制芯片,它控制着数据在这块电路板上的流通传递,当然了它要和其他芯片共同工作才会发挥功效。其他的“铁盒子”是数模转换组、数据发射组什么的。再往下还有好几个芯片,都贴着标签贴纸,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估计是类似硬盘的ROM,要不开机画面和应用程序都储存在哪里呀?我之所以这么猜测,理由是:因为它离SIM卡很近,便于数据的传输;标签上的文字是ERICSSON内部的软件程序编号,这就是为什么不同机型的程序会有所不同。
你还记得那漂亮的背景灯光吗?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是什么发出那诱人的光线的?! 在线路板上面的板片是一个以液晶显示屏幕为基础的三层电路片。紧贴液晶显示层的是按键触发层,主要功能是实现按键的指令。再下面一层就是背景灯的控制电路了。(见图:黄色的发光二极管,蓝色的似乎是调节电阻) 现在手机店提供一种更换手机背景灯的业务,可以将屏幕处普通黄绿色的背景光变为NOKIA8250的“蓝色魅力”。 (见图:只有两个屏幕灯,这是一个不小的“痛”)本着DIY的精神,我曾经幻想着自己更换背景灯,但请教了专家才知道,更换这种“贴片式”二极管需要一种“热风烙铁”,而且技术难度很高,设备昂贵,还要考虑诸如电流、电压等因素,遂放弃。

手机,已经彻彻底底的裸露在你的面前,它的内部结构你现在已经清楚了吧!但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的目的可不是要毁坏手机,所以我还要把那“支离破碎”的部件装回去。 在“组装”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液晶显示板片是怎么和控制电路板片连接的呢?答案就在控制电路板的正面。从这一点,我们应该可以意识到板片之间对齐的重要性了吧!见图:从电路走向你也可以看出来吧!


最后,我有一点忠告:没有事,千万别像我一样拆手机玩!现在我的手机信号下降,充电困难,而且CPU经常出现无故失控,表现在自动拨打电话和自动写短信息并发送,还不能手动停止。解决办法就只有拔掉电源插头!
仅以此文献给我的ERICSSON A2618sc,和在制作过程提供大力帮助的母亲及女友,以及所有帮助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