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骗局大揭密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zhuzhu 时间:2003-10-21

短信行骗伎俩谈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人使用手机来传递短信息,这也招来一些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在短信息中暗设陷阱,谋取不义之财。

  目前利用手机短信行骗的方法林林总总,虽然“名头”各有不同,但其使用的伎俩都出奇相似。一般的,收到的此类信息的或者是“喜讯”、或是被告知不经意但“幸运地”中了大奖,只需要把一定数额的“邮费”、“评选费”、或者“所得税”,汇入指定的银行卡里,就能得到奖品。事实上,奖品是诱饵,当收到短信者信以为真把钱寄过去之后,就正中了骗子的圈套。短信息诈骗能让犯罪分子牟取暴利,

  由于犯罪分子较为狡猾,他们骗取钱财的主要途径虽然是通过银行,但是他们一般并不经过柜面,而是通过异地卡转帐,也就是ATM机进行交易。因为是通过网络,也就是说这些资金的流动并不经过人工操作,所以银行也就不可能针对某一个帐号进行注重和跟踪。此外,狡猾的犯罪分子通常也不自己去银行开户,而是雇请民工,通过正常的方式开户,而且他们还会雇请多个民工,用他们的身份证一次性开很多不同的帐户,一笔款进帐就不再使用该帐号,所以跟踪也困难。但银行还是尽可能做好防范,把好最后一关。

  在短信诈骗中,手机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工具,他们以移动通信公司或其他公司的名义发送各种“陷阱”信息。但是公司无权对用户的语音通话内容进行过滤;也无权对用户的短信通信内容进行过滤,更无法阻止用户间发送短信。移动通信公司特地提醒用户注重,假如他们或是其他单位搞什么活动,留言人一定会是1860、1861、1258、1259或是其他一些非凡号码,而绝不会是一个具体的私人号码。

偷窥密码窃存款

  2002年1月,长春市徐女士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生疏人发来的短信息,声称有一批海关罚没品可半价销售,而且是货到付款,不过先决条件是到约定的银行办一张银行卡。发财心切的徐女士以为这是“天赐良机”,于是毫不犹豫地跑到银行照办了。然而可悲的是,她已落入一个精心设置的圈套,同时又令人庆幸的是,银行高科技的监控手段让骗子的丑恶嘴脸大曝光,也使徐女士免遭巨大损失。
从监控录像中看到,徐女士1月26日到银行存入35万元人民币。次日10时许,徐女士再到银行办卡,此时走来两个女人,似乎也要办卡,其中的一个似乎不懂其中的手续,装模作样地向徐女士咨询,徐女士热心助人,为其讲解,后来在输入自己的密码时,竟也没有回避她们,因而按键的每一个动作被人家尽收眼底。随后,徐女士便到门外的取款机上验卡,看到卡中的35万元悉数尽在。而那两个女人则一直尾随其后,不停地“求教”。几个小时后,一个秃头男人匆匆忙忙地先后从两家银行用徐女士的密码取钱,总额正好是35万元。直到第二天下午徐女士再来验卡时,发现卡中的钱一个子儿不剩,全部不翼而飞……

  警方接到徐女士报案后,于近日破获此案,并从上海将犯罪嫌疑人陈某抓获。据陈某交待,他们诈骗的手法是先通过手机发送诱人的信息,有人上钩后,再诱其使用银行卡付款,当上当者到银行办卡时,由诈骗同伙扮成顾客设法窥视到密码,然后用“克隆卡”等手段将存款全部提走。

  警方人士指出,犯罪分子恰恰是抓住了被骗人的心理才能得手。提醒公众一不捡飞来的便宜;二是办理存款时严格按银行的规定操作;三是要经常检查自己卡中的钱数。

手机买“六合彩”骗人

  王女士的手机最近接到一条短信,称假如用手机和某人取得联系,就能够购买香港的“六合彩”。王女士感到挺纳闷:不是说内地居民不能参与“六合彩”吗?看来是有人借手机短信在设地下赌局了。

  王女士拨通了短信上提供的手机号码13850705958,对方自称是厦门人,在小心询问了王女士的身份和来意后,表示只要把钱汇给他,他不仅可以代买“六合彩”,甚至可以参谋选号,而且自称中奖率较高。当王女士提出北京离厦门太远,不太放心时,对方说,可以先和当地的庄家联系,通过他们到香港购买“六合彩”,并建议记者联系“六合彩”短信发送方的手机。王女士追问北京是否有“六合彩”的地下庄家,对方不耐烦地说:各地都有庄家,就看你能不能联系到。记者随即拨打了提供发送“六合彩”信息的手机的号码,不过听到的却是“没有这个号码”。

  王女士将此事告知中国移动的有关人士,这位负责人表示,最近此类手机小广告活动频繁,确有不法之徒借手机短信进行诈骗活动。据介绍,这些不法手机广告的发送,有时是利用网络群发短信,有时是通过个别信息台发送,并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掉发送方的号码,使其行踪不易被察觉。

注:“六合彩”是香港特区政府非凡答应的一种博彩活动,不属于国务院批准的彩票范围,在内地从事“六合彩”赌注属于非法行为。内地的一些地下庄家以欺骗为目的。也确有人在大奖的诱惑下上当受骗。

一毛钱短信买1万6笔记本电脑

  只因误信一条“短信息”,辽宁的一位吴先生近日不远千里来到厦门领取自己的“奖品”——“一台价值16000元的手提电脑”。可是当他把300元的礼品托运费汇入指定的银行帐号后,他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吴先生介绍说,今年春节前他接到一条来自13959839789的手机短信息,称“台湾宏盛公司庆祝美国戴尔公司在中国大陆销售逾亿,举行抽奖活动”,他的手机号码中了二等奖,奖品为价值16000元的手提电脑,只要按指定的银行帐号汇入300元的礼品托运费就行了。吴先生担心托运不安全,就亲自来厦门领奖,并按联系人的要求先把300元存入银行。但当他拿着银行收条来领奖时,联系人已不见影踪,再去查那300元,也已经被人领走了。

发短信送话费?

  最近,一位姓高用户收到的一条手机短信称,“为了庆祝中国移动用户突破1亿,现推出发信息送话费活动,请你将此信息发送给你的十位朋友,本公司客服中心给你自动划入50元话费”。他将信将疑地把这一短信发给10位朋友后,不放心地致电1860询问。而1860表示,中国移动从未推出过类似活动,该短信乃是某些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搞的恶作剧,请他切勿上当,以免费时费钱。而另一位收到该短信的赵小姐则说,第一眼看到这短消息就知道是假的,因为她以前也收到过类似的短信,不过她的很多朋友这次都上当了。

  据中国移动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介绍,中国移动从来没有向用户发出过这样的短信息,也从未推出过类似的赠予话费的促销活动。去年12月,外地曾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中国移动获知后迅即就此事正式辟谣。按照惯例,上海移动所有的促销活动均会在各大报纸媒体刊登广告,告知消费者。而该短信的内容从未见诸报端,肯定是某些人搞的骗局。其实,这种骗局也很轻易识破,一些传销和连环信等等骗人伎俩也往往采用类似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