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事件促使日本反思网络匿名制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zhuzhu 时间:2010-02-13

    日本中部城市名古屋一名年轻女性不久前在深夜回家途中被绑架杀害,而3名犯罪嫌疑人仅仅在一周前才通过网络结识.

    这一“网络杀人事件”在日本国内引发了强烈的冲击波,进一步促使日本各界反思网络匿名制.

    31岁的矶谷利惠家住名古屋市千种区.8月24日深夜,她在回家途中被3名男子绑架并杀害,尸体被遗弃在一处山林里.

    警方目前已经逮捕了3名犯罪嫌疑人.调查发现,这3人原本素昧平生,但都在为钱发愁.在作案前大约一周,其中一人在一个名为“黑市职业安定所”的网站上发布了募集犯罪同伙的信息,另两人对此做出响应.3名同伙中有两人为隐瞒身份而使用了假名登录网站.

    以网络为媒介的犯罪案件在日本不乏先例.2005年12月,长野县一名76岁的男性就被他的长子和孙子通过BBS论坛雇人杀害.就在矶谷利惠被绑架的当天,福冈县警方逮捕了一名女子,她与一名医生存在不正当关系,并在网上征集报复这名医生的方法.

    据日本互联网协会统计,截至2006年2月,日本共有7360多万网民.日本两家网络公司2006年的调查显示,日本国内开过博客的普通网民中公开自己真实姓名的只占6.62%.在匿名上网占据主流的情况下,日本网站充斥大量良莠不齐的匿名信息也就不难理解.

    匿名上网给追查用户的真实身份和寻找犯罪证据增加了难度,也为有犯罪企图的人提供了便利,使违法之徒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联系到一起.

    日本警方目前已经加强了对网站的监控力度,一旦发现可能诱发犯罪或者威胁到公共安全的有害信息,就会要求网站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其删除.网络通信记录也会被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找犯罪证据之需.针对公共无线网络等的管理规范也正在制订过程中.

    但日本《每日新闻》近日发表社论指出,面对难以计数的网站,这些对策仍显得被动.社论认为,考虑到网络匿名犯罪案件不断增加,日本有必要重新反思为保护隐私而推行的网络匿名制,应考虑采取措施遏制网络匿名制实施过头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