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Mail淡出公众视线的几句话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1-12-13

  作为一种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E-Mail已经存在超过40个年头了。如果与因特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相比,它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但若只放到因特网掀起应用高潮的十多年间去看,E-Mail可谓老态龙钟了。互联网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狂奔,各种依附于网络的技术与应用仿似井喷一样,层出不穷。但是回顾E-Mail多年发展历程,虽不能说乏善可陈,但能得到大范围普及的应用真的建树不多。是我们已经拥有足够多的沟通方式,以至于再往E-Mail上牵扯都算是一种多余,抑或是E-Mail离群索居,与大众渐行渐远?

  对于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E-Mail),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有两个可能。根据《互联网周刊》的报道,世界上第一封E-Mail是由计算机科学家Leonard K教授于1969年10月发的一条简短信息,这条信息只有两个字母:“LO”,Leonard K教授也因此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另外一种说法是,在1971年时,由美国国防部资助的阿帕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当中,但分布在各个地方的科学家愁于没有找到一种便捷的方式在彼此间进行成果交流。他们当中的一位名叫Ray Tomlinson的博士,将一个可以在不同计算机网络进行拷贝的软件和一个仅用于单机的通讯软件进行功能合并,并命名为SNDMSG(Send Message)。为了测试,他使用这个软件在阿帕网上发送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收件人是另外一台电脑上的自己。

  这些电影一般的情节,就发生在40年前。弹指一挥间,可能当年的研发者也不曾料到,在网络四通八达的今天,除了E-Mail,网民可以通过SNS、BBS和大行其道的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实时沟通。而且面对众多的垃圾邮件,似乎无论是那种过滤技术还是关键字技术,都力有不逮。毕竟程序只能按照指定的模式运行,即使略带智能判断,目前而言也无法挑战人类的思维,尤其是垃圾邮件制造者“天马行空”一样的“奇思妙想”。

  在垃圾邮件欺诈方面,曾有一则颇有意思的推广方法。以世界杯为例,小组赛结束后,产生的16强随即进行淘汰赛。此时,垃圾邮件制造者就会撰写16封大体一样,却只有一个区别的邮件,就是分别在每种邮件上指定其中一个国家将会在本轮淘汰赛中获得胜利,然后给具有潜在购买力的16000个邮箱发送推广邮件。

  比赛肯定会决出胜者,每轮比赛将会淘汰掉一半的国家或地区,所以垃圾邮件制造者在第一次发送的16000封邮件当中,有8000封成功“预测”出该轮比赛的出胜名单,命中率为50%。在接下来的几轮淘汰赛当中,他重施故技,给剩下的8000个邮箱发送“预测”邮件。4轮下来,他就给1000名具有潜在购买力的陌生人以“100%”的准确率成功“预测”出该届世界杯的冠军。

  可以计算一下,4轮下来,他发送的垃圾邮件数量是:16000+8000+4000+2000,总共为30000封,当中的1000封是对他有效的,就是无效的垃圾邮件比率为96.67%。事实上,垃圾邮件制造者并非单兵作战,他们利用僵尸网络进行传播,轻点鼠标,每天随便就可以对外发送数百万封的E-Mail。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年全球用户共发送了107万亿封E-Mail,也就是说,每一秒钟就会有超过330万封的E-Mail被发送出去,国内知名企业邮箱供应商中国诺网nuo.cn表示,其中企业账户每日平均就会发送和接收110封E-Mail。而一组面向全球网民公开调查的数据则显示,44%的网民认为E-Mail不会消失,只有15%的网民会认为E-Mail已死,同时有41%比例人群对此事“毫不关心”。

  这些数字似乎从侧面告诉我们,E-Mail已无昔日光彩,但由于网民基数庞大,用E-Mail的人依然不在少数。只不过可能是商务应用方面对其依赖性更为强一些,在青少年群体当中的流传度则偏低。

  E-Mail作为一种技术的形式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出现,其实无论使用人群浩瀚如繁星,还是凤毛麟角,都无碍它是真实存在过的事实。一种虚拟的技术本无“消亡”一说,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实体事物,技术性的应用只要在指定的规范下记录好,只要网络社会还有应用的需要,它随时可“重见天日”。

  这些只在网线当中流转的“0”和“1”,我们无法定量的给他做出估值,也不能给它的影响做出定性的标准。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技术的更替实属平常,但是当年研发这些技术的开拓者,可能已经仅在计算机的课本上找到他们的名字,如果有一天E-Mail要消失了,我不惋惜,但需要对曾经开发了这些技术的先行者表示敬意。(作者:叶永良)

  本文转载自中国互联网行业社交媒体-速途网:http://www.sootoo.com/content/2060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