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如何去衡量“诚信”和“利益”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2-07-31

  最近我们又听到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大事件,最近支付宝错发中奖短信,送出236台iPad 2,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竟是相关人员操作失误,为了弥补过错,支付宝称会将错就错,向这236名用户兑现“承诺”,其实对于支付宝来说,这些失误的利益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还有就是前一段时间发生在亚马逊购物网站的一件事情,网友“笑笑生”爆料,卓越亚马逊出现价格乌龙,原价13990元的苹果笔记本,标价1344元出售。随后,卓越亚马逊发现价格标错,目前已经恢复正常,而当我们的这些互联网企业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又是如何处理的呢,而对于广大的网友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关注支付宝事件

  支付宝昨日承认,刚刚干了一件自摆乌龙的事,“误向236位用户发送了中奖短信”。这些用户原本所中奖品是“网票网5元代金券”,但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中奖短信显示出用户中了大奖——一台iPad 2的信息。为了弥补过错,支付宝称会将错就错,向这236名用户兑现“承诺”。

  官方做出回应:昨日下午,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出一封道歉信。信中称,错误的操作出现在本月26日。乌龙事件令其“感到万分羞愧”,让以为中了大奖的用户心情在一天之内大起大落。“这完全是我们的责任。”该公司坦承,经过深刻反思,决定“将错就错”,给以上236名用户每人送上一台iPad 2。

  支付宝表示,最终将事件公布,是希望收到短信的用户及时与其联络,提供邮寄地址等信息。

  网友的观点:

  1,支付宝 操作人员错发236条中奖信息,说用户中了大奖 1台iPad 2。但是支付宝 决定将错就错 向用户兑现“承诺”! 哈哈,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银行或者国企,领走iPad 的人会不会被判刑啊?!

  2,现在的人太精了。支付宝误发中i p a d 2中奖信息。微博上道歉说会负责并送出236台i p a d 2。网友要求公布中奖者姓名。我才明白,营销的事儿就是谁能忽悠过谁,只是现在谁都不太好忽悠。嘿嘿

  3,按照方粉的逻辑,事件真相是这样的:由于财付通百付通等一大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冲击,支付宝的市场份额持续萎缩。为重新抢占行业高地,支付宝首先向早已确定的重要客户发送错误中奖信息,当客户要求兑现时,适时抛出网文,并雇佣韩寒水军营造舆论,最终实现了这一完美的网络营销案例。

  4,7月26日,在“手机支付,人人有礼”活动中,支付宝给236位用户错误发送了中奖信息,这些用户原中奖品是“网票网5元代金卷”,结果误发短信通知这些用户中了本次活动最大奖--1台ipad2。危机公关:支付宝决定给236位用户各送上一台ipad2,恳请用户原谅他们过失! 期待。。

  关注亚马逊价格事件

  笑笑生是台湾岛旅游网的负责人,在卓越亚马逊为同事挑选笔记本时,无意中发现苹果笔记本价格很低,就订购了五台。不过,笑笑生付款之后发现,之前标价1344元的电脑,价格已经刷新为12288元,怀疑之前该商品的价格标错。

  资料显示,卓越亚马逊有过多次表错价格事件,每次标错价格之后都将订单取消。对于此次标错价格事件,笑笑生也担心会被取消。而网友认为,标错价格是亚马逊的责任,作为一家国际知名企业,应该勇于承担标错价格的责任。

  网友的观点:

  1,理论上还是有交易的可能的,只要在他修改订单前,你发出了订单,从民法的角度讲这叫要约达成,你发了订单,其实就等于签署合同,换言之,亚马逊不给东西就是违约。

  2,从消费者的角度上来将,亚马逊应该按错误价格交易,需要对自己的失误负责。从亚马逊的角度来看,按照这个交易价格完成交易将会有相当大的亏损,如果认赔来进行危及公关也不一定能塑造亚马逊的品牌形象。从国内环境来讲,这种标错价格不给发货是电商普象,亚马逊不遵守合约的可能性更大。最后等法律判决。

  3,作为用户自然希望商家发货,这种拿别人的过错以求个人私欲的现象在国内是很普遍的。而且如果数额不大的话商家通常也只会选择吃哑巴亏,打碎牙往自己肚里咽。但是站到商家的立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所以不发货,给与合理的解释与一定的补偿也是可以理解的。

  4,其实这体现了 一个商家的信誉,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考虑自身的利益, 那么对于商家自身而言对失去消费者的口碑,如果将错就错,或许可以带来更多的用户和口碑宣传,其远在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如果说考虑自身的利益,会失去很多用户,相信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抓住用户才是最重要的,也许是一个公司的魄力。

  在互联网领域,电子商务网站都会在消费者下完订单之后看到订单的进程,一旦看到订单进入到执行环节,说明电子商务网站的这些企业确认了价格和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个可以履行的合同,刚才刘律师所谈到的如果在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应该就属于电商企业违约了。

  对于用户而言,很多人对这些事情比较理解,很多人认为这这是商家犯的一个小小的错误,其实不然,我相信着更多的应该体现了一个商家的信誉问题,其实对于这样的大商家而言,这些利益都不算是非常大的,只是皮毛而已,而在这两家企业的处理方式上更值得我们思考,从做法上或许可能,但从制度、规则角度上来说,他不一定敢这么做,因为在美国会有一些群体诉讼的制度,会有高额的赔偿制度,这些内容来说都是亚马逊需要考量的。工商机关现在虽然接到了消费者的投诉,但拿亚马逊任何行政处罚措施,只能让消费者自行主张,而消费者主张权益的成本又非常高,所以亚马逊这个行为只会在现阶段中国出现。目前消费者维护自己权利的成本确实很高,这需要所有行政机关和立法部门关注。

  司法途径是可以走的,完全没有问题。但如果工商逢事就往法院推,消费者哪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呢?我觉得有些问题应该在上游阶段就解决,工商可以代表消费者,明明看到消费者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就应该勇敢的代表消费者利益找亚马逊去交涉,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但不能这么轻易的把消费者往法院推。其实我们发现消费者永远都是被夹在中间吃亏的,有理都说不清楚,对于很多人也就是在网络上有一点舆论,可真的要把这个事情重视起来,彻底解决是很难的,本身作为商家就应该要对自己的错误付出相应的责任,而不是一句是我们的工作失误就把这个事情给推了过去,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商家的服务,我相信着不是一个人关系的话题,而是更多的人去关系的问题,消费者的利益谁来捍卫,谁又可以来保护消费者,这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互联网时代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当然也有部分的网友表示,可能属于商家的炒作,因为毕竟即便是他标错了,回头一句话说明是工作失误,而商家的真正目的达到了,那就是互联网营销炒作,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这些因素,但总的来说,还是希望我们这个群体消费者能够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

  以上文字首发A5,感谢大家关注互联网大事,转载文字请保留连接http://www.qdxdyy120.com/,我们一起关注互联网动态,互联网时代我们一起成长,一起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