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收费,哪些公众账号会消逝于江湖?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猪蛋儿 时间:2013-04-04

  在完胜众多OTT类应用之后,微信终于脱颖而出。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微信已难有坦途,因为动了运营商的奶酪,狭路相逢的时刻终于到了。

  微信作为腾讯发力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到目前为止注册用户已超过5亿,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发送语音短信,正是基于此项功能,让腾讯被冠以了“第四大运营商”的头衔。

  在看清微信等OTT业务或将革掉自己的命之后,三大运营商终于幡然醒悟,开始向微信等OTT业务讨个说法,直指OTT企业对传统电信运营商对其挤压非常明显,已造成传统通信业务如短信、彩信、视频等业务的大量流失。一时间,关于微信收费的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微信是否会收费,运营商在赞成,用户和OTT企业们在反对,一时间沸沸扬扬。实际上无论这次微信收费能否实现,微信的商业化也是不可避免的道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微信相比也不会去重蹈微博的老路。我们不妨先来设想一下,将来最有可能微信采取哪种商业模式,而哪些公众账号,又将无可奈何地江湖再见?

  绕不开的运营商

  与60秒的通话费相比,60秒的流量费几乎是杯水车薪。微信也正是基于这60秒的语音通话功能,引来三大运营商的集体“声讨”。

  近日,中国联通掌门人常小兵在参加某活动时表示:“天下没有绝对免费的午餐。”他认为,微信等APP也不会一直免费下去,"今天的免费是为了明天的收费,现在他们的服务很好,但是怎么样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来催生更好的服务,这都是他们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此前,在巴塞罗那参加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时,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就曾公开表示过对微信的看法,“传统运营商目前面临的压力非常大。第一个竞争是三家传统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但仅仅是量的变换,你多一点,我少一点;而第二个竞争,有可能引起质的变换,比如微信、Skype,对我们的语音、短彩信产生了很大替代性。从我的角度看,互联网的挑战竞争更可怕。”

  而在香港出席业绩发布会时,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谈及关于微信问时表示:未来可能微信对短信等增值业务收入构成冲击,但至今对公司业务影响不大。

  不过,尽管王晓初的话看上去貌似轻松,但中国电信实际上是第一真正用行动“抗衡”微信的运营商,其计划整合旗下即时通信产品,将“翼聊”升级为“翼信”,以应对挑战。

  据中国电信内部人透露,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已就此事与网易CEO丁磊会面,洽谈基于翼聊这款即时通信APP,结合网易的技术优势支持,来打造一款与微信相抗衡的同类产品。

  而中国联通方面,从今年2月开始,北京联通已经在流量详单中,将微信、手机QQ、米聊等OTT类应用的流量情况单独标出。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也被看作运营商政策收紧的铺垫或警告信号。

  在近日曝光的一份中移动内部PPT中,详细列举了应对微信冲击的各种方法,包括向工信部汇报微信类产品的影响,停止微信、KIKI、whatsapp等类似OTT产品的推广,信息安全管理部针对微信类产品的安全管控体系进行研究,部署相关安全工作要求,移动MM(应用商城)中不提供该类软件的下载服务,定制终端不进行该类软件的预装等。

  除了在政策上的制衡之外,为了避免自己的核心业务沦为“鸡肋”,国内三大运营商也迅速调整战略,推出类似业务,例如中国移动的“飞聊”、中国电信的“翼聊”、中国联通的“沃友”,

  尽管未来希望渺茫,但都算是运营商的一种自救的姿态,运营商也知道,做产品不是他们的强项,但信道收费是可以去做文章的。

  假设微信收费

  尽管腾讯不止一次就微信或将收费的话题予以否认和澄清,但仍阻挡不了很多人对微信收费的种种猜想。退一步讲,假设未来某天微信真的收费了,会产生哪些商业模式?

  关于收费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讲:一个是运营商对腾讯重新调整收费政策,另一个是腾讯对微信用户的收费政策。

  有关运营商对腾讯的收费政策,曾有业内人士设想过,大至包括以下几个方式:一是按用户量收费,而不能再笼统地收取带宽租赁费;二是不再提供不限流量包月费;三是不向低套餐的用户提供OTT业务。

  电信分析师付亮则认为,未来运营商对腾讯的收费可能在原有带宽收费之外多出一个项目,至于如何统计计费目前并不清楚。他同时表示,运营商对腾讯收费并不能解决问题,运营商是否会将这笔钱用于改造网络并不知道,而且这也需要两方共同努力。

  而关于腾讯向微信用户收费方面,一位通信行业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最擅长后向收费,即向受益的合作商家收取费用,例如品牌广告、植入广告、投放软文、承接广告单等,而对普通的消费者则免费。

  面对运营商的重重集体“声讨”,腾讯不申请虚拟运营商,这是因为它现在就是一个电信运营商,而且还不用承担电信运营商的责任和网间结算支出,它又何必自寻烦恼!这是腾讯的狡黠之处。

  收费方式,实际上就奠定了微信的商业模式的走向。微信盈利可能将有两个方向。

  其一,通过微信挖掘用户价值、直接获取收益的应用,如微信游戏平台等。其二,利用微信的公众账号,在上面和商家合作,加载广告、软文、产品投放等。

  而对于后者,补充一点,笔者认为,日后腾讯很可能会向微信的公众账号平台收费,有新浪微博的前车之鉴,微信不太可能允许别人通过自己的平台,为他人做嫁衣的历史悲剧再次重演,就像新浪微博养肥了一批靠营销推广日进斗金的草根大号一样,而自己却在苦寻盈利模式。

  如果成真,公众账号们,将面临新的考验。

  笔者认为,倘若微信真的开始收费,势必会有一些公众账号从这个平台上淘汰出去。那些想依靠微信这个平台做推广或是营销的媒体或营销公司、小企业主有可能会考量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是否值得,而真正留下的多半是那些通过微信能够赚钱的企业,例如在微信上推广游戏、加载广告、点评分享等公司更愿意为此付费。

  所以最终留下的可能只有两类:一类是从微信登录用户直接获得收入的;另一类是其上活动的用户是某行业厂商的绝对潜在用户,能去消费的,所以能搭载厂商广告。而那些为单纯获得流量和用户关注度的账号很肯能要要好好考虑考虑了。

  当然,未来微信通过增值模式收费也不失为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