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众筹平台远离众筹 漫谈泛众筹的“前”与“后”
三年前,众筹作为舶来品传入中国,吸引了不少的关注,先后诞生了一大批的中国式的众筹平台,并且迅速成为互联网的新宠儿,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如今的众筹还是跟当年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众筹平台远离众筹
纵观国内几个知名的众筹平台,已经不再是当年项目五花八门,创意十足的平台,如今它们要么伺机股权众筹,要么智能硬件一边倒。由于国内缺乏众筹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导致国民对于这种众筹的捐赠方式并不太感冒,加上众筹平台还没有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跟盈利点,单纯从成功项目中抽取5%-10%的佣金,那是很难维持平台的正常运作的,最终导致了很多众筹平台,借着众筹的名义为产品做“预售”,甚至成为很多产品曝光,项目推广、宣传的平台,实质上它们已经远离众筹了。
行业洗牌,迎来泛众筹时代
它们远离众筹,不代表中国的众筹市场搞不下去,也许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众筹。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规模将达3000亿美元,其中500亿美元在中国。前不久,澳洲的一个众筹网站Pozible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并且开通中文版本,吸引了国内不少创业者的眼光,事实证明,中国的众筹市场还是蛮有前景的。
对于很多国内的优秀项目来讲,他们都不太愿意上点名时间,众筹网、酷望网,毕竟这些平台的预售成分比较浓,反而他们更加乐意上KickStarter,如果能众筹成功,不仅可以使得团队获得一笔启动资金,还可以吸引到VC们的注意,也可以到达“借船出海”目的。另外,网络巨头的涉足众筹,淘宝星愿来势汹汹,百度众筹蠢蠢欲试,使得众筹行业变得风云暗涌。
另一方面,P2P股权众筹大行其道,频频出事,实物众筹因涉嫌非法集资,使得众筹平台如履薄冰。近日,监会官网发布的一则调研消息引起众筹行业高度关注,众筹法规出台可能近在眼前,这意味着众筹这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已经提升到监管层面。
众筹在中国发展至今日,平台野蛮生长后,面对大众“雷声大,雨点小”质疑,其中不少平台借众筹来“预售”,企图为自己争一口气。在国内多平台、多股势力同行业较量的同时,又有海外众筹平台抢滩登陆,企图与国内的平台“抢用户”,现在众筹法规落地在即,中国的众筹平台将走向何方?当然,其中很多平台选择了转型,如果这样是一个好路子的话,那又胜算几何呢?这做法显得有点冒险,这样反而使得众筹平台找不到退路,平台泛众筹显得更为妥当。所谓的泛众筹,是指随着众筹发展,众筹平台单单停留在项目众筹,而是实现统一内容多领域发展,提供更多需求服务。其实,泛众筹是处于众筹与非众筹的分界点,就算众筹相关政策出来,对众筹大大约束,平台也可利用泛众筹进行发展,避开众筹的敏感地带,这样的话众筹平台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泛众筹“前”服务
与传统众筹模式相比,泛众筹重在服务,主要体现在众筹项目发布的前后。一个个优秀的众筹项目,都源自于一些零散、碎片甚至是非常不起眼的想法,往往这些想法是最有个性化,创意性的东西,由于缺乏科学系统性的整理包装,使得这些想法最终没能得到转换,变成创意,于是就有了重在项目“前”的泛众筹平台的诞生。
最近,酷望网进行改版,新添加了“谈想法,找伙伴,搞活动”,也就是说,以后你在网站不单单可以筹资金,还可以发起一个“想法”,然后通过“喜欢”你的想法的人数,来预测你的想法的可行性,通过“找伙伴”组建自己的团队,创建项目,甚至可以通过“搞活动”把项目、团队推广出去。跟其他众筹平台相比,酷望网的“预售”成分并不是很多,但是这项“前”服务,实质上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想法发现、创意转化、项目成型以及项目推广的闭环模式。酷望网作为大学生众筹平台,不单单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个可行之道,同时也使得泛众筹平台向众筹项目走“前”了一步。
泛众筹“后”服务
在点名时间跟众筹网上,硬件“预售”项目居多,其中很项目发起人都是有自己工作室跟创作团队,这类用户,对于泛众筹“后”的服务需求更大一些。毕竟已经有成型的产品,不再了为了资金而众筹,更多的是打了众筹的口号,在做“预售”,他们更乐意把众筹平台充当产品曝光的平台,利用平台本身的用户群,网站特性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出去。众筹平台索性就利用这一点优势,为用户提供一套的众筹服务,包括市场营销,品牌公关,海外渠道,人才招聘等,接下来众筹平台可以选择的服务会更多。
在众筹发展成熟的国外,众筹平台是不会进入泛众筹的圈子的,因为这些活他们都是众筹第三方服务去完成,而在国内因为缺少众筹发展的环境,导致了平台了把这些活也揽下来做,进入泛众筹,难免带有几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无奈。酷望网不是以“预售”为主,众筹服务重点适合在项目发布之前,而点名时间众筹网,“预售”项目居多,自然会把众筹服务重心放在项目发布之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可以为更多的团队解决更多的有产品之后的问题。不管如何,泛众筹对中国众筹平台来说,也算是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