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农:从清华网站被黑反思大学批判精神

来源:岁月联盟 编辑:zhuzhu 时间:2008-08-28
日前,有黑客捏造的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受采访的新闻报道出现在清华新闻网页上。该“新闻”称顾秉林先生在接受采访中表达了对现在大学教育状况的担心,认为包括清华与北大在内,已经没有将培养人才作为大 ...      日前,有黑客捏造的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接受采访的新闻报道出现在清华新闻网页上。该“新闻”称顾秉林先生在接受采访中表达了对现在大学教育状况的担心,认为包括清华与北大在内,已经没有将培养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清华大学新闻中心为此特别在网上发表声明,称对黑客行为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

  黑客的行为固然令人愤慨,也应当予以谴责,甚至涉嫌违反《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而应承担相关责任——这是本事件的一个方面,或者说直观视野下的主要方面。而另外一个方面,这起既令人愤慨又尴尬的事件,也应该引起必要的反思。这种反思不应该停留于信息网络传播的技术层面,而应该有更深层的思索。

  毋庸置疑,黑客的捏造有一定的恶搞成分在内。但是这种恶搞顾秉林先生的行为,在互联网上并没有产生与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强烈愤慨和谴责”的共鸣,相反却得到了一定的声援和支持,认为捏造的“新闻”中顾秉林先生所言真实。在我看来,这样一种尴尬的形势,实质上透露的是人们对当前大学教育的不满,以及对大学自我批判精神重塑的期待。

  现代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精神,或许可以追溯至五四运动所提倡的启蒙精神和理性认识的涵养。此后,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在其时的大学校园内渐成风景。但上世纪末以来,这种精神在大学校园内日渐式微。前芝加哥大学校长指出: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只有一个理由,即他们自己必须是批判的中心。在我看来,这个命题的成立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作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应该保持自己的批判理性而首先使自己清醒;另一方面,批判也是科学发展的精髓内质。爱因斯坦作为物理学家,其权威的树立正是来自于对牛顿的权威批判,他说:“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当然,我们似乎也不缺乏对批判精神的“叶公好龙”。在去年的一个高校科技创新论坛上,有大学校长指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能否树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批判精神,成为能否真正地鼓励创新、鼓励进步和发展的关键所在。”但从现实来看,缺少公开的批评性学术交流在我国仍是一个普遍问题。大学校园内批判精神的式微,也逐渐使大学淡弱了自我批判的精神与勇气。最具泛化意义的问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与之相伴也招致了太多的社会质疑与不满,其中既包括“市场化”过程中学费高企,也包括“世俗化”中培养定位与培养质量飘忽。但遗憾的是,社会很少能够听到大学在这方面的积极回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今之于大学的讨论已经显现了“两张皮”的态势,大学与公众基本上都在“自言自语”。与其说这是作为公共服务范畴的大学与公众交流的不畅,毋宁说是大学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式微后,缺乏与社会思想碰撞的积极姿态和勇气。黑客“新闻”假借顾秉林先生之口对大学作自我批判,尤其说明了社会上对于重塑大学批判精神的期待。


关键字:清华网站被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