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真来了?还是一直都在?
(文/Heven)这几天在微信上看到很多关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文章,也有人说大数据已经作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行业又一大颠覆性的技术革命,Heven在想,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真来了?还是一直都在?其实,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已经悄然开始了,比如淘宝网、京东等购物网站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情况,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好像对我们的朋友很熟悉,还有就是QQ和QQ空间总能给我们推荐那些似曾相识的朋友,但是Heven觉得我们离真正的大数据时代还有不小距离,但是一直都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硬件条件不全:首先是网速的问题,大数据的处理必须要求高速的基础网络,而我国网络拥堵是普遍的现象,要解决现在大数据的处理是很难达到的,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处理信息的设备太少:据统计,互联网上一天产生的信息量大约有800EB,如果装在DVD光盘中要装1.68亿张、装在硬盘中要装80万个。而处理这些数据的互联网公司设备却极其少,如百度在京、山西和内蒙三地数据处理器才刚刚超过十万台,拥有70万个CPU和4000台服务器;腾讯数据平台设备8400台,单集群5600台,总存储100PB+;日新增数据200TB+,月数据增长率10%,日均JOB数100万,日均计算量5PB,但是腾讯数据总记录已经超过了375万亿条。可见现在设备是很难完全精准地处理这些互联网数据的,而大数据时代是能够完全处理现下数据并能实现精准定位网民的动向,所以说进入大数据时代还为时尚早。
二、专业型人才太少:Heven认为,大数据相关人才的欠缺将会成为影响大数据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处理人才的奇缺,不管是国家还是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加大对大数据处理人才的挖掘,如2014年5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五所高校联合组建的大数据分析硕士培养协同创新平台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阿里集团2012年7月10日就已宣布,设立首席数据官岗位(CDO),负责推进“数据分享平台”战略。如此种种,说明大数据处理人才奇缺,也说明培养专业型大数据处理人才的迫在眉睫。
三、数据孤立,各自为战:目前国内互联网的现状是BAT三巨头各自为战,百度连接人和信息,独占了信息入口;阿里巴巴连接人和商品,独占了交易入口;腾讯连接了人和人,独占了社交入口。而他们都是死死的把握自己的入口,不让数据共享,试想这样怎样才能实现大数据化,一部分的数据又如何才能判断网民的真实意图?所以广告不能精准投放,网页的相关性不强,互联网的智能化发展只能在艰难进行。
Heven认为互联网的本质是理解用户并走向智能化,而大数据的精确处理也就是为了实现互联网的智能化,同时也是实现智能化的基础,但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的处理还处在一个前期的阶段,不管是设备,人才,数据资源共享方面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我们离真正的大数据时代还有不小距离。以上只是Heven的个人见解,表述的不是很完整,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共同进步。
最近更新
随机推荐
- 最有效的互联网精准营销推广秘诀,你
- 京东回应“995”工作制:不会强制员工
- 如何从小到大,实地的做强网站优化
- 从百度蜘蛛IP段爬行日志分析收录情况
- 电商商业模式拆解:从闭环到生态系统
- 余威仍在,微博之于推广价值仍未死
- 陶鹏飞:JDPHONE会不会是电商突破瓶颈
- 淘宝运营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 生鲜电商扩张 冷链物流前景光明
- 拼多多市值超京东:“被薅羊毛”事件
- 沪江CCtalk云总裁陆坚:未来一年直播
- 浅谈页面质量得分
- 没有钱能做社群营销吗?低成本获客的
- 搜了网:中小企业利用社会化媒体营销
- 外卖品牌代运营靠谱吗?如何选择合适
- 智米618开门红:空调最高直降1400 智
- 如何才能使软文做到吸引流量的最大化
- 关键词排名进入前20名的技巧
- 案例分析:节庆时刻 让邮件再飞一回
- SEOer们如何给网站做战略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