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责任审计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审计类型。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步较晚,以及我国法制本身的局限性,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在很多方面的缺陷。本文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并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提出了几点设想。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企业责任人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审计类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经济责任审计愈加重要,同时其凸显的问题也愈明显,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研究势在必行。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被定义为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责任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活动。自经济责任审计运行以来,领导人员权力的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监督和制约,政府廉洁、勤政的迹象确实得到了更好的维护。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步较晚,以及我国法制本身的局限性,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在很多方面的缺陷,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
1.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表现形式的层次较低、效力不够大。
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文件仅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以下党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审计署关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等几个法规性文件。
2.经济责任审计很难有效防范管理层勾结舞弊。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界定是以承认会计核算资料可以基本真实的记录经济活动为基础的,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方式的一种重点也是为了防范领导层舞弊导致的会计失真。会计信息一般是经财务人员之手编制出来的书面资料,这些书面资料可以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的反映,也可以随财务人员主观意识稍做扭曲。因此如果领导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勾结舞弊,则审计工作将很难进行。
3.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界定难、审计风险大。
由于配套政策落后,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往往难以找到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指导。界定、确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和关键。鉴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被审计对象的特殊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难以准确界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划分经济责任的边界难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情况比较复杂。被审计单位发现问题容易,但划分经济责任为领导个人责任,还是集体责任就比较难。
(2)确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难
有些问题的出现是集体行为,要把这类责任分解到具体的领导者,具体到主要领导应承担的份额,就难以划分。
(3)全方位的审计评价难
许多地方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目前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往往限于财务审计,重在进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受自身建制和执业范围的影响,难以对被审计对象作出全方位的审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