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公司治理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4
(一)拓展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
应该说风险贯穿于职能部门和组织整体两个层次,而风险管理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应包括对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及有效性审查,同时也对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因此内部审计必须既对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也对组织整体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该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对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处理方式和产生的预期效果进行后续审计,从而使内部审计从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规避风险来增加价值。内部审计人员应分析企业的风险类型并评估风险的大小,从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应对措施并且提出风险管理是否对风险有充分和准确的界定,以便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参考。
(二)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增强公司的控制力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公司治理是实现公司目标和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只有加强公司管理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才能最终增加企业价值。因此要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并且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把内部审计作为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因此,内部审计只有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且站在公司治理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作用,最终确立其应有的地位。
(三)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
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并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便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审计人员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同时积极保证控制措施在关键位置建立有效的控制点。应通过审计委员会对单位的计划、决策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找出差距、揭示矛盾、研究措施、分析原因并最终提出建议。
(四)增强审计质量控制和效率
如何更好地增强审计质量控制和效率?很多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内部审计规范,如朗讯公司通过三类指标: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对有效性的监测、质量的改善情况、客户的满意程度等来衡量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因此说企业的增值型审计一般都是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审计人员技能矩阵、审计质量保证问卷和讨论指南等。
总之,只有加强监控才能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才能切实为企业增加价值,而且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违反审计工作制度以及包括有重大工作过错,或者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审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其次就是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施企业内部的审计项目负责制,具体规定项目负责人、主审的相关责任来对审计项目创造或增加的价值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实施治理结果审计
治理审计通过对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效果及其治理责任的考察,来综合评价公司治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由内部审计开展的针对治理效果的审计,即内部治理审计中的治理结果审计,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实施意见:一方面通过衡量管理层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对经理人的管理责任进行审计,从而挖掘潜力,提供咨询意见,找出差距,增加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对董事会的治理责任及其业绩做出保证,并且对董事会风格、董事会结构及其成员、董事会实务以及董事会培训等方面做出评价,从而保障了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实现价值增值,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调动被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活动的积极性,还要发现公司治理中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被审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中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合理整合内部审计资源
内部审计部门对现有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到其他职能部门乃至企业整体的资源,而不应只局限于内部审计部门,因为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都可以拿来作为一种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最终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将企业现有资源充分应用到内部审计活动中,不仅帮助内部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企业整体资源的消耗,为企业节约成本。例如,可以在对特定项目实施审计时,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评估项目风险,并在咨询服务中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应该聘请该部门的专业人员针对内部审计人员不精通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要聘请企业中的网络技术人员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解决在计算机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现代内部审计对于资源的利用已经不再局限于部门内部,而是扩展到其他部门、企业整体乃至企业外部,只有将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如果想在公司治理下通过内部审计来增强价值增值,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要不断创新内部审计手段,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行业发展的要求。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则应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并且着眼于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将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扩展到公司治理审计、战略审计等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