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性原则的正确把握和使用
摘 要:论述了对会计及审计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性原则的正确把握和使用,可以提高会计和审计的工作质量,降低责任风险。
1 重要性原则的定义及特征重要性原则是指对企业会计事项处理和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简单说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从细反映,充分反映,对次要的事项则可以从简处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重要性原则的定义为:“根据周围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很可能会改变或影响依赖这一信息的人的判断。”重要性的基本特征是:1)重要性的核心是对于重要的会计信息不能遗漏或错报,判代写论文断重要性的标准是看其是否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2)对于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可能不完全相同;3)重要性的判断不能忽视其本身的性质。有些信息,虽然从量的标准尚未达到重要性,但其性质严重,在本质上已经符合了重要性要求,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将其披露。
2 重要性原则的性质重要性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或修正性惯例,位于会计信息质量层次结构的最基层。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质量特征,它们对其他质量特征具有普遍的指导或约束作用。
2.1 重要性与有用性的关系两者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重要性直接服务于有用性,两者都受会计目标的影响,但两者又有区别,用性原则的核心是否对信息使用者有用,而重要性原则的核心是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认知度。重要的信息肯定有用,但有用的信息不一定重要。
2.2 重要性与可靠性的关系重要性原则与可靠性原则中的充分披露原则有不少相同之处。重要性是强调“不能遗漏和错报重要的信息”,而可靠性原则中充分披露是指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信息使用者易于理解。两者都包含了完整性的概念,只不过重要性除了要求完整以外,还要求信息相关。可靠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会计人员提供的重要信息却应尽可能保证其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