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审计评价标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4-01-04
三、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审计评价标准
(一)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审计评价标准必备因素分析1.从组织结构角度来看在整个管理系统中, 组织结构是管理活动的载体, 也是内控的主要载体。恰当的组织结构, 应该符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企业规模、 企业文化及发展现状、 企业发展外部环境、 企业的文化背景等。应该在充分分析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组织体系, 对各个机构和岗位, 分清权力与职责, 做到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业务流程, 使每一个员工都各尽其责; 明确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牵制、 相互促进的关系, 使每项业务处理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机构或岗位在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中完成。2.从企业员工素质角度来看企业的全体员工是本企业内部控制有关方面的塑造者,其敬业精神, 业务能力与工作技能、 创新能力等决定着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企业要从自身的经营特点、 员工素质、 外部环境等方面考虑, 在员工录用、 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 岗位轮换等方面, 明确建立有效机制, 提高员工素质, 使其适应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员工既是控制客体又是控制主体,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将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环境氛围作为手段, 督促员工自我约束、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因此,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于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素质是很有帮助的。3.从信息化角度来看要有效实现内部控制, 必须准确、 及时并最大限度地获取和运用来自企业外部与本企业有关的市场、 技术、 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要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与横向的信息有效传递。 高管层要向员工提出各自的信息职责和履行要求, 每个组织和员工都了解自己在信息传递中的地位, 整个企业要具备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与横向传递有关信息的有效途径和机制。 只有这样, 才能为有关管理当局和员工建立、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文化提供必要且尽可能充分的依据。4.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任何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及时预测和发现风险, 可以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避免或减少损失, 甚至可以将风险转化为机会。企业要不断发现内部控制各环节潜在或显现的风险, 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是对内控其他要素的再控制。由此可见, 科学的风险管理可以促进内控系统的完善。5.从奖惩机制角度来看有效的奖惩机制可以使企业的内部组织、 岗位乃至整体的行为保持与企业目标一致。第一, 针对不同的组织和岗位,要有不同的考核方法, 对于工作业绩区分等级, 给予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奖惩; 第二, 组织员工参与目标制定, 细化各级目标, 使员工在工作中发挥才智, 充分实现各级目标; 第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政策、 会计政策和费用政策, 根据实际情况, 将财务政策具体化并严格执行, 促进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四, 通过及时、 系统、 科学的收集、 处理、 存储、 输出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统计数据, 尤其是提供科学的监督、 预警、中止信号, 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最后, 每项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 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高管层, 都必须做到权责明确, 授权合理, 权责要高度一致而不是相互分离。(二)借鉴国外经验, 完善我国内控审计评价标准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完善性和可靠性, 以便决定对它的依赖程度, 提出按原审计方案进行, 或对原定方案进行修改的结论。从而在审计工作中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活动的自我防范和纠正错弊能力, 做出内部控制风险的审计评价。我国现阶段, 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 结合我国现实国情, 逐步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审计评价标准。1.“ 标准模式” 的评价标准我国最高审计机关制定的评价准则, 主要从两方面进行评价: 一是依据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情况, 作出健全或部分健全、 不健全的评价; 二是依据相关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作出有效或部分有效、 无效的评价。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注重系统性。对人、 财、 物、信息这些要素及时控制; 对资金运动的各环节, 供产销各环节进行控制; 最重要的是系统性控制既要包括经营活动的控制, 又要包括管理活动的控制。其次, 注重科学性。内部控制的内容必须科学合理, 符合客观科学规律, 方法得当, 权责明确。再次, 注重层次性。像企业组织结构一样, 内控必须要有层次性, 纵向横向的层次要清晰, 上下级既要有共同的原则和要求, 又要有各部门各自专项的措施和办法。最后, 注重协调性。协调性要求内部控制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的一致性;不同层次的内部控制要上下衔接一致; 同一层次的内控不能相互冲突和矛盾。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执行情况。实质上是对控制主体的素质和经验状况, 能否达到控制效能的评价。 二是效益的考核。 建立内控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每一项内控的评价标准都要注重效益性, 各控制点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改善管理、 纠错防弊。2.“ 理想控制模式” 的评价标准“ 理想控制模式”的标准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来设定的, 需要审计人员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和经验积累。西方国家审计在较长时期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比较通用的理想控制模式, 作为评价该行业内控的标准。我国审计人员经过长期探索, 也初步制定了一套适合我国的典型的、 较健全的、 可行性较强的控制模式, 作为现有的内控评价标准。如财务处理控制系统、 货币资金控制系统、 结算业务内部控制系统、 生产制造和销售成本内部控制系统、 固定资产和递延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内部控制系统、 投筹资的内部控制系统、 计算机管理内部控制系统等。综上所述,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客观上更显示出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迫切性。正是基于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现实意义和作用, 更加凸显了内控审计活动的重要性。因此, 必须开展企业内控审计, 而有效进行内控审计, 就必须建立一个相对科学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刘秀芬.浅谈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与作用[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2] 肖文强, 李荣强.论审计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J].会计管理, 2004, ( 5) .
[3] 陈凤泉.如何规避内部审计风险[J].中国煤炭地质, 2004, ( 12) .
[4] 王文娣.内部控制审计的评价标准[J].审计研究, 2003, ( 6) .
[5] 周昊宇.试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审计评价标准[J].审计研究, 2003.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