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冷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4
1.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和越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应为服务型政府,致力于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和提供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而不应直接从事竞争性经营活动,更不能直接干预其他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
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应该完全由企业自主进行,企业法人寻找项目、洽谈项目、投资合作等明显属于市场行为,按照上述理论应由企业法人自主进行,政府不应该参与,更不能干涉。招商引资事务中,政府应该扮演“筑巢引凤”的角色,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而不能代替企业去找项目、谈项目、进行投资合作。但是,从实践看,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成为主角,企业成为配角。显然,当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和越位现象,这种错位和越位正是导致出现前述各种问题的根源。
2.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不合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绩效动机,招商引资活动也不例外。绩效即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业绩和效果,在当前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是以经济绩效为主,经济绩效是核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经济绩效是最具显性的,更为直观形象、更具短期效果。地方官员需要在任期内展现其施政绩效,其短期行为动机强烈。很明显,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活动最为符合地方政府的绩效动机。
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活动规模大、影响广、力度强,利用其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能在短期内产生绩效效果,其直接效果是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就业增加,间接效果是市场繁荣、消费增长、社会稳定,这些都是地方政府最为青睐的绩效,也最可能给地方官员的升迁增添筹码。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动机就会显得更为强烈。
3.地方政府行为的“习惯依赖”。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热是改革开放初期兴起的,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因素极为微弱,很多商品供不应求,居民储蓄率很低,企业竞争力很弱,中介组织尚未起步。在这样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部分替代了市场职能,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还培育了市场要素。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政府理应调整定位,将这部分职能退还市场,但由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在路径上长期依赖于招商引资模式,这种退出变得十分困难,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行为的“习惯依赖”。
上一篇:内部审计外部化实现途径分析
下一篇: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