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开发条件评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小娟 时间:2014-01-04
  政策引导优势。山西省政府在“十五”期间将旅游文化产业列为山西七大优势产业。近年来,各地政府对当地旅游产业的投入比重增加,’山西许多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被挖掘出来,打造特色旅游品牌,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促销山西旅游产品,人们对山西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位于翼城、垣衄、沁水、阳城四县交界的历山自然保护区是一处生态系统复杂多样、野生动植物富集的天然基因库,2008年历山保护区翼城段经过数年的努力开发正式对外开放,2009年历山自然保护区科研综合楼在垣曲境内奠基,当地政府无偿划拨28.44亩土地用于项目建设。像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在山西旅游资源开发上还有很多,这些做法体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手工技艺等。著名的有蒲州梆子、皮影戏、剪纸、舞狮等。
  
  4.2 不利因素分析
  煤电能源大省制约旅游资源大省的发展。在山西省政府确定的未来山西省七大优势产业中,以煤炭为基础、以电力为中心的能源产业排在了首位,而旅游文化产业和服务业仅居末尾。相比较能源产业,旅游业的收益效率不像能源开发那么明显,特别是涉及到部门企业,旅游业更是一项长期的经济产业。所以,尽管山西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投资者要考虑它在短期内的效益,这必然制约其发展。煤电产业的发展也让山西投入更大精力在这项效益明显的产业上,而在旅游业上花的心思就会少许多。
  旅游资源宣传开发力度小。山西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高品位的资源也很多。但是很多资源不为外人所知,甚至连山西人对山西的了解也很浅薄。在旅游资源宣传、旅游线路规划开发这一块儿,今后还将任重而道远,我们争取变旅游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改变山西在全国人心目中煤黑的印象。
  与景区相配套的娱乐活动偏少。山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山西旅游过的都知道,除了一些古建、风景资源,没有其他相关活动,参观完了剩余的时间不知如何安排。或者是要参观较多的景点要跑很多路,不停地换乘交通工具。以上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已开发的景区景点相对分散,要游览参观要不停地奔波于各市县,另一方面反映了山西的配套娱乐活动安排较少,导致游客旅游除了游、食、住、行,没有其他事可干。在娱乐、购物这两方面,结合山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山西旅游开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山西的环境效应影响山西旅游的发展。山西重化工业的发展,给山西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山西是一个煤炭资源大省,所以很多没有到过山西的人片面地认为山西就是一个煤的海洋,到处黑乎乎的一片,加上运煤线路在山西的分布较多,游客沿途看到的也确实是呼啸而过的煤车以及铺满煤尘的路面。山西很多城市环境质量较差。这样对于遍布省境的很多美景奇观古建,很多游客也只能望而却步了。其实,山西并不像冠之以煤炭大省的名号那样,山西多山,于崇山峻岭间,藏匿于其中的景观常常超乎人们的想象。打破这种环境效应劣势,今后要在宣传方面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张慧霞,余可文.山西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