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预结合”改革的装备实物资产管理审计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光 时间:2014-01-04
  (二)资产购置审计
  审计资产购置是否以实物资产标准为准绳,充分考虑存量资产的状况,按照事业任务需要和财力可能;是否存在装备实物资产的重复购置;是否以预算为依据,统筹资产购置与经费预算安排,有无超预算办事、超标准花钱、超财力建设的现象;资产购置是否落实集中采购制度和资金集中支付制度,招投标程序是否严密,合同执行是否严格,出入库手续是否完备。
  (三)资产管理审计
  审计是否建立资产动态管理机制;是否严格进行资产清查工作,存量资产的范围、数量、质量状况等是否核算清楚;是否严格落实装备实物资产计价核算制度,资产的购置、处置、报废等引起的资产增减变动,是否按规定及时登记处理,有无登记不及时、核算不全面、计价不准确的问题;是否建立完善的资产统计报告制度;有无保管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的情况。
  (四)资产处置审计
  审计是否严格资产处置审批,是否建立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双线”审批、发挥财务部门对实物资产的监管作用;有无私自处置资产、不按规定上缴收益以及“坐支坐收”处置收入等行为;是否建立严格、科学的资产价值评估制度,特别对报废资产的技术鉴定和测评是否规范、客观;是否建立单位、部门间实物资产有偿调剂机制,促进闲置资产合理流动。
  (五)资产管理效益审计
  审计是否通过“资预结合”制度,提高装备实物资产管理效益,实现装备经费的有效、合理、节约使用。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依据一些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定量指标如实物资产形成率、实物资产预算节超率、实物资产净增值率、实物资产完好率、实物资产利用率、实物资产账实相符率、实物资产维修管理费率、实物资产合规处置率、闲置资产调剂率、资产标准执行率。定性指标如实物资产管理组织建设情况、实物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状况、实物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情况、资产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实物资产保障满意程度等。
  
  四、“资预结合”条件下装备实物资产管理审计的方法
  
  (一)预算测控法
  “资预结合”改革中,预算起“龙头”控制作用,调控的是包括经费、资产在内的经济资源,是资源配置的核心抓手。因此装备实物资产管理审计,可以从装备经费预算分配入手,通过详查预算分配方案,测算评估各种装备资金支出比例、结构、用途是否合法合理的方法。运用上述方法既节约审计成本,又能弄清以下问题:一是装备部门上报的预算支出比例、结构是否合理,资金的分配是否按现行的原则,是否考虑存量资产状况。二是执行预算时,是否突出保障重点,避免重复购置,按预算制定采购、分配计划,签订合同。三是经费决算时,上报的决算报表是否账表一致、真实可靠。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对事物的相同点、不同点的对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过程,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方法。具体到装备资产管理审计中,就是对装备资产管理部门的若干时期的管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检查其管理权限内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属于一种对装备资产管理部门的动态监督方法,其目的主要是检查装备管理部门长期的管理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意见。
  (三)逐项核对法
  逐项核对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书面资料之间的有关数据,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相互对照检查,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如账证核对,即装备实物资产的入库单、出库单、资产登记表等原始凭证与实物资产账等账簿之间的核对,比较账证之间的数量、日期、金额、单价等是否一致;账实核对,主要是核对账卡上所反映的实物资产余额是否与实际存在的资产数相符。
  (四)综合计分法 
  综合计分法是对已选定的各项装备实物资产管理效益考核指标,采用比较的方法计算分值,然后加总,用各单位总得分的多少来评价其效益高低的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确定考核装备实物资产管理效益的指标项数和分值。其次,对选定的考核指标进行评分。评分的依据是该项指标数值与相应的考核标准对比的结果。最后,把各项考核指标的实际得分相加,计算各单位综合效益总得分,以此比较和衡量各单位装备实物资产管理综合效益的高低。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