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娟 时间:2014-01-04

提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我国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审计工作中实施电算化是必然所趋。本文论述我国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电算化审计;审计效率和质量;对策

  电算化审计是对电算化会计方式下的电子凭证、电子账簿、电子报表及适应电算化方式的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会计电算化制度审计、数据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审计等。电算化审计可在审计项目安排、方案设计、审计取证、汇总分析和跟踪反馈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大大减少审计工作量,缩短审计工作时间,并可大量地节省成本。
  
  一、我国电算化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技术落后,使得电算化审计名不副实。我国目前的电算化审计实务中,对大多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审计还停留在绕过计算机审计的阶段,即审计人员不审查机内程序和文件,只审查输入的数据和打印输出的资料。这实际上是审计人员对当前会计电算化系统所采用的一种手工审计方法,其审计结果会具有片面性。审计对象受到计算机操作人员的限制,他们只提供愿意被审查的信息,其他敏感性信息则被人为掩藏。这样,审计人员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获取充足的审计证据支持其审计结论,难以保证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质量。
  (二)审计人员知识缺乏。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述能力,拥有丰富的会计、财务、审计知识和技能,熟悉财经法律以及审计准则,而且还应当掌握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然而,我国目前的审计人员总体水平远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相当大部分审计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会审计知识和经验,但计算机知识缺乏;另一方面是年轻的审计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仅掌握浅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运用技能。因此,要真正运用计算机软件完成难度较大的实质性审计程序还有困难。
  (三)审计线索减少,审计内容发生变化。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一方面会由于系统设计上存在的漏洞、会计软件的不完善或运行不可靠等原因,使得会计数据处理结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非人为错误;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引入了计算机工具、存储介质和网络技术,从而使审计线索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原因是,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会计数据一录入电算系统,就自动进入下一数据流程。此外,机内的日志文件也可以删除,保存在磁性介质中的会计数据也可以人为不留痕迹地加以修改或删除,这些都削弱了审计线索,减少了审计过程中发现错误的机会,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顺应会计电算化发展要求。在电算化会计方式下,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存贮高度集中于计算机,会使手工会计系统中的某些职责分离、互相牵制的功能失效,手工会计系统中原有的内部控制已不能适应电子数据处理的新特点,内部控制中的职权管理转变为电算化方式下的权限管理,即由系统管理员分别设置制单员、审核员等操作人员,并为每一位操作人员赋予职责相互分离的功能权限。这种方式下的相关会计数据记录的核对只能是打印核对或通过显示器输出核对。
  
  二、我国发展电算化审计的对策
  
  (一)加快开发审计软件。审计软件是电算化审计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没有良好的审计软件是很难开展实际的自动化审计工作的。审计软件的功能应具有快速分类、检索功能、存储能力、编制审计程序,可以进行大量的审计比较、抽样及核对工作;事先用计算机设计测试案例,后用于测试被审单位的会计程序和数据文件,能够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员利用计算机存储有关法规条例、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等,随时调用,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利用计算机对审计资料进行统计汇总,编制打印各种统计表、审计文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