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工企业审计问题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申春子 时间:2014-01-04
  二、森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创新的思路
  
  森工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方法创新,是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从审计依据及目的来看,森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要求高、政策性强、责任大、风险大,这就要求对森工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及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有效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制定森工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可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可信性和权威性,维护审计人员自身的权益。
  1、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
  在执行经济责任审计前做到充分准备,科学合理制定审计方案,审计实施中强调重要性水平分析,积极运用内部控制制度测试的方法,充分发挥审计的三级复审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切实规避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充分运用现有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与网络经营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网络审计,逐步构建一个适应信息化的创新审计模式——效益跟踪·消耗监控·联网核查,达到全方位优化森工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同时。把座谈的方式运用到审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广泛搜集被审计企业领导人员的政绩、决策过程廉洁自律、存在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审计的积极性,为发现财务账目上难以反映的政绩和问题服务。
  2、年度审计与“与离岗待审”相结合
  根据森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应该对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首先采取“离岗待审”的原则,先免除现岗位,待审计报告形成后,组织部门再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理。其次对轮任的领导人员必须按照“在岗审计”的原则进行,避免现任领导对审计的干预,正确运用年度审计的成果。
  3、强化审计独立性监督
  将国家审计署的行政级别提高到高检院和高法院的地位,对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从审计经费到人事安排独立行使职权。省级审计机关对县以上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地、县级审计机关向省级审计机关负责,实行省审计厅长负责制,人事和经费完全独立。继续实行地方审计机关向当地政府和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便 于当地政府和人大常委会及时了解审计情况,加强对财政和有关部门的监督。在实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审计人员培训,使审计人员掌握宏观经济知识,网络知识和国家干部监督制度及廉政制度,熟知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一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审计关系,坚持“审、帮、促”的原则,立足于通过审计为森工企业提供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有用信息,促进企业、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审计人员的素养,包括道德素养、哲理素养和人生素养,树立起廉洁从审的良好形象。
  
  (二)建立森林资产审计评价机制
  森林资产包括林地以及林地上生长的林木和动植物资源,它是森工企业的重要资产,所以在开展森工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必须把森林资产审计作为主要的审计内容。
  1、森林资产审计评价模式
  采取任期目标经济责任审计与年度目标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逐步建立企业领导入任期与森林资源二类清查经理期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反映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的森林资源增长情况,使审计报告森林资产增长指标更真实可靠。另外还避免了为审计而进行单独的森林资产清查的资金支出。
  2、年度森林资产消长审计方法
  采用财务审计与伐区作业现场核查的方法进行。财务审计应侧重审计基本建设工程预决算、建设项目的立项与批准、资金来源、工程竣工结算等情况;审查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和结余的真实性、合法性,核查有无预算内转预算外等问题;审查木材经销收入是否按规定进行核算,木材售价是否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集体定价或实行竞价销售,有无私设小金库设账外账等问题一伐区作业现场核查采取随机抽样布点的方法确定被核查作业小班。对被核查小班分别实施全林每木调查,确定伐区内的采伐量,遗弃木材及作业质量情况,然后统计汇总。同时对林场所有生产作业的采伐伐区与上级拨交的伐区进行核对,核查有无无证采伐或乱砍滥伐的现象。
  3、森林经营目标审计评价
  森林经营目标审计评价内容主要有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营林工作质量与成果(育苗生产、更新造林、森林抚育,低价林改造);森林保护情况(林政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管护、森林病虫害防治、封山育林);林业科研工作情况等。
  
  (三)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森工企业是森林生态建设的主体,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是缓解环境危机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所以在森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审计评价机制是完全必要的。
  1、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增长率;国土保护程度(可用防护林比率和天然林比重来表示);水土保持程度(可用水土流失面积指数、洪涝灾害次数和水资源贮存量等指标来表示);森林保护(可用自然保护区比重、野生动植物保存量、森林受灾比率来表示)。
  2、森林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效盏补偿基金收人、支出情况;森林公顷蓄积量、生长量、木材产量及其他林产品、林副产品产量、产值。人工林公顷面积蓄积量;木材生产,术材加工劳动生产率;林价;森林资源利用事和木材利用率;木材生产成本和利润指标。
  3、森林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主要包括人均有林地面积、人均森林蓄积量、人均绿地面积;森林旅游人数,旅游业收入;林业产业就业人数;森工企业工业污水排放达标情况。
  综上所述,在森工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应在充分了解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森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机制。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