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外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把握审计重点 提高审计质量
[摘要]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杜绝地方保护,偏离依法审计,重“承诺”轻事实等方面的问题。要摆脱内外有别的影响公证和效益并重,树立审计权威。
[关键词]免疫系统;审计价值观;审计信息。
“免疫系统”理论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深化,是对审计内在规律认识的升华,是科学发展观应用于审计实践的具体表现。这与人体免疫系统是相同的。审计“免疫系统”也能够防御外部不利因素对系统的侵袭,能够通过识别、提示被审计单位违法违规等异常问题,并在审计的职权范围内对其进行处理,监视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将“免疫系统”功能引申到审计职能定位,是审计理论的发展,是审计职能的强化和延伸。二十多年来,审计系统开展的各项审计及我市开展的被审计单位财务规范化,都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具体行为。
一、制约外资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四方面原因
从我市外资审计看,截止2008年,全市共审计676个独立核算的项目执行单,审计总金额93亿元,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34亿元,应上缴财政186万元,已上缴60万元。基本起到了监督政府外债和国外贷援款的合法、合规、合理和有效使用,为我市利用好外资、发展我市经济发挥服务作用。但是,客观地说,在发挥外资审计“免疫功能”方面确有不到位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受以下四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一) 在审计利益观上,以“地方保护”为坐标,表现了审计目的上的自利性
从客观上说,虽然中央政府拥有更高、更集中的权力,但是地方政府可以调动地方的资源。某些地区部门行政长官出于政绩考虑,为获取本地区的利益最大化而挖空心思。在司法制度方面,我国的司法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备是属地化管理,这为地方政府干预司法提供可能。从司法上为保护分割市场的行为创造了条件,而地方审计机关面对这样的审计环境也可能“身不由己”,在利益和利害的权衡中倾向于对地方利益的保护。
(二)在审计价值观方面,偏离了依法审计的轨道,表现了审计功能的不确定性
审计应该做什么,在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中应发挥什么作用,这是由宪法确定的。因此,审计监督部门的职责是有法定性、特定性、确定性。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行政体制的制约和对为地方政府服务的理解上的偏差,及地方政府权力的强悍,往往出现一届政府出一套方略,一任领导提出一个口号。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必须积极跟进,唯恐落后,每年都有若干个“服务……,紧跟……,确保……,围绕……”。面对这种不可逆转的行政隶属关系,加之审计部门领导和审计人员自身的执法水平、责任感、使命感的缺失,致使审计工作者自己特有的声音越来越弱,或有时强有时弱,对有的审计事项强,有的审计事项弱。客观地说,审计在自我功能定位上的不确定性,反映了审计价值观的混乱,反映了审计职业理念的缺失,而这一现实恰恰为审计职业理念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审计理念派生审计职能,审计职能在新的审计理念下不断扬弃、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地方审计机关围绕地方中心开展工作,为地方中心工作服务无可厚非,但是审计体现自身的时代性,应当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从职能上说,审计工作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六个方面:一是揭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二是揭示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国家宏观调控和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三是揭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问题,促进依法治国和反腐倡廉。四是揭示重大的损失浪费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重大问题,促进提高行政职能,促进生态文明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五是揭示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重大问题,促进问责制的健全和责任追究制的建立落实。六是揭示重大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等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制。总之,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它的根本职能是保护国家安全。因此,审计通过行使职能,达到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不能和审计职业的基本理念相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