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顺应形势发展,析加快审计转型步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4
按照全球惯例,内审部门提供咨询职能的时间不应超过全部审计时间的25%,香港则为20%。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内审咨询管理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多的内审部门参与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独立客观地实现了审计价值的增值作用。如现代企业的内审部门十分注重建设客户服务文化,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与交流并进行互动等。在香港,有些企业把内审部门作为业务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利用内审部门业务全面、知识密集的优势,提倡业务人员和内审人员的岗位交流。内审已取得管理层的充分信赖,并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之中,如参与企业的投融资、并购以及参与新产品设计研发等。反观国内的内审机构在咨询服务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过分强调审计的独立性,忽视了审计和被审方的目标一致性。内审部门应当通过实施审计行为,揭露被审单位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体制、制度和流程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被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价值增值,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内审部门通过认真履行职能作用,发挥好谋士、保健医生的作用,当好董事会的“眼睛”,实现自身价值和审计增值的目标。
四、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适应审计事业的新要求
巴塞尔协议要求内审人员不低于企业总人数的1%,同时,在素质上对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情况,有关部门对国内外内审部门做了专门调研,将未来三年内审部门对知识的需求分为风险管理知识和方法、专门的技术经验等8项,对技能需求分为沟通、领导及协同团队合作3种。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内审部门对其中的6项知识和3种能力的需求较以往都有所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业务品种越来越多,人员分工越来越细,风险逐步呈现多样化,对审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国内的调研结果同样也证实了这一点,除跨国经验需求和以往持平外,其余的7项知识和3种能力需求也都在增加。企业对内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内审队伍整体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对内部审计工作至关重要。内审是一种成本,也是一种投资,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急需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商业银行业发展要求,拥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同时具备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内审部门应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适应审计事业的新要求。一是要深化审计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内部审计体制,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二是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培训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加其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通过开展多层级的培训,实践练兵,提高职业敏锐度和专业能力,以胜任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新需求。
五、明确使命,科学制定审计规划,将内审的价值和服务对象落到实处
国外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内审的目标计划,作为实现内审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审计目标的充分实现,国外企业首先要科学制定内部审计战略规划,并通过具体审计划实施和执行,以便将内审的价值定位和服务对象落到实处。一般来说,内审战略要考虑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以及经费和人力资源因素,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兼顾与其他风险和控制职能的优化整合,并辅助于外包方式以提供专业的技能。同时,建立控制自我评估程序,强调与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并在制定审计战略时充分考虑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的优先等级。审计战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关部门应每年重新审阅和修订战略计划以确保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为全面落实审计战略,内审部门应在符合审计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根据风险变化及业务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同样,国内金融机构也应定期规划审计战略,并制定详尽的审计计划。在落实监管部门、高管层重点关注的高风险区域外,要根据风险排序情况制定自己的审计战略目标,并具体落实到每年的审计计划中,同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进行修正,以保证内审部门的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上一篇:试论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