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
【摘 要】内部审计是现在企业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难以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企业改制的内在要求相适应,亟待完善。本文就如何有效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 作用; 现状; 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企业的结构和性质日益复杂,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理清企业产权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和调整策略做了浅析。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和作用。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企改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完善,这为我国内部审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平台和巨大的内部压力。据此,中国内部审计师协会于 2003 年发布了《内部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展开。
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组织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1、内部审计保证了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信息对称性。
上市企业要定期向投资人披露其财务状况,而信息的真实性是最基本要求。否则由于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投资人的利益便无法得到保障。内部审计提高了财务信息质量,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从而有利于投资人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也有利于政府对资金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控,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
2、内部审计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
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测评,能够及时发现风险,并对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议,进而促进企业改良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规避风险,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内部审计可以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现代企业的经营环节多、决策程序复杂,并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这些都威胁着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避免潜亏因素的形成,甚至可以通过积极开展战略审计活动,推动企业的资产增值。
4、内部审计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内部审计可以及时了解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为经营者提供政策和经济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 针对经营中出现的内部管理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对企业实施各种决策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使经营者能够迅速了解决策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