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应对之策
企业成本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帐,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系统成为可能。二是企业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传统上对成本控制并不关注的行业如医院、计算机生产厂商、汽车行业、航空公司等都对成本控制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实际上,不论是银行、快餐连锁店、专业组织还是政府机关,成本控制已变得不可或缺。
一、新制造环境对企业成本会计的冲击
相对于传统制造环境而言,新制造环境充分利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表现为自动化和电脑化两个特征。新制造环境具体包括:
1.弹性制造系统(FMS) .是指使用机器人及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来结合各种独立的电脑程式机器工具进行生产, 它有益于产品制造程序的弹性化。使用FMS 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从事产品多样化的生产,它可以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
2.电脑辅助设计(CAD) 、电脑辅助工程(CAE) 及电脑辅助制造(CAM) 系统。电脑辅助系统,不但提高了电脑的功能,并且为厂商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使用电脑辅助系统可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3.制造资源规划(MRP Ⅱ) .是指制造业所采用的电脑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规划(MRPⅠ) 是MRPⅡ的前身。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
企业一旦实行自动化之后,生产力会大幅提升,不但成本会降低,质量也会提高。但企业本身注意的是,生产自动化并非仅是购买自动化机器了事,公司的结构亦必须随着转化,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也须跟着提高,其经营管理方式也须跟着自动化调整.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冲击,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造成: (1) 产品成本计算不正确。因为在新制造环境下,机器人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20 % —40 %降到了现在的不足5 %.但制造费用剧增并多样化,其分摊标准如果只用人工小时已难于正确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2) 成本控制可能产生反功能行为。传统成本会计,将预算与实际业绩编成差异报告,即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较。在新制造环境下,这一控制系统将产生反功能的行为。
针对传统成本会计不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局面,美国会计学者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BC) ,ABC 法在美、日、西欧等国企业,尤其是竞争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ABC 法就是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发生的所有作业,这种方法较传统成本计算方法更为精细,成本数据更加准确。总而言之,ABC 法提供了更加明智的决策数据。在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ABC 法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ABM) .简单地说,就是以ABC 法为基础,利用作业成本信息,帮助管理人员找出不增值但消耗资源的作业。ABC 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能够促使管理人员重新设计整个价值链上的作业活动以节省企业资源.
ABC 与ABM 是美国学者为成本会计适应新制造环境而创建的,现已得到企业界的认同。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应用,并获得显著的效果。由于我国国情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尚不具备实行ABC 法的条件,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企业基本上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推行ABC 法的意义不大。但是,ABC 法对我国制造费用分配的改革是有启发的。
二、企业成本会计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总结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