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财务管理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3-11-26
第二,相机治理机制。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管理,意味着债权人依据谈判能力所划分的份额参与公司治理,又蕴涵着这种共同治理模式随谈判能力变化而变化的相机特性。博弈具有合作性,也具有冲突性,共同治理有时也会遭受机会主义的侵蚀。合作产生共同治理而冲突需要相机治理。相机机制实际上是不同条件下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性,由于企业财务控制权配置的状态依存性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和在企业契约中的收益保障优先权的差异,使企业的财务控制权配置格局呈动态性,它将随企业绩效的变化在债权人、经营者和大股东之间进行流动和转换。张维迎(1996)对此作过详细地描述。设x为企业总收益,N为股东收益,W为员工工资,r为债权人收益。如果企业处于“W+r W+r+N”状态,经营者就是实际的支配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债权人实行相机治理,应具体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
当然,还有其他辅助措施:①加大立法力度,《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是债权人相机财务治理的制度基础,但其规定的债权人申请债务破产的条件具有刚性,即《破产法》虽有利于债权人资本收益的保全,但却不能满足债权人对资本收益增长的要求;②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可以向企业提供股权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主办银行制度下的关系型融资体制会逐渐形成,相应的相机财务治理和共同财务治理的机制也将逐步完善;③充分利用限制性条款和附带性条款,限制性条款主要是对资金筹集、使用等限制性规定,附带性条款是债权人基于债务人的不同财务状态考虑的财务行为选择,是为实施相机财务治理而设立的,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情况下,债权人可以利用债权合约实施资本保全的同时,通过增加限制性条款和附带性条款来实施债权人资本收益增长的目标要求。
3 结 论
我国目前对债权人财务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它对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治理的效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对利益相关者合作博弈的企业债权人财务的特点、实现机制和意义的讨论分析,对比国外,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公司财务管理并不现实,而且利益相关者财务的实施存在困难。相对而言,作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外部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考虑完善各种机制,先实施债权人财务,由公司其他弱势利益相关者共享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管理所带来的收益,间接实现相关者的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2]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
[3]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J].会计研究,2003(10).
上一篇:关于医院财务分析的探讨
下一篇:对医院基建财务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