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绩效预算视角下的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黎影 时间:2014-01-03
  三、以核算为基础,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核心环节 
   
  绩效预算是一种“效益预算”,是一种以“产出”或“结果”为依据的预算。其执行阶段与会计核算是并行的,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计算和报告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也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核算出的会计资料,才是完整的、可信的,对绩效预算结果的考核也才是真实的。因此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高校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二)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 
  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在该环节,要注重对原始凭证的进一步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各高校已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其使用的软件应经过财政部门认定。无论自动还是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都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应序时编号、附件齐全、摘要简明、数字准确、签章齐全、装订成册。 
  (三)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高校应根据核算内容及具体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具体包括:总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明细账等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设置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及时对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四)注重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分析 
  应充分认识到财务报告编制的重要性,抓住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四个特点,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报表种类、格式和要求,依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定期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及其他报表。切实做到数字真实、相互衔接、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装订成册,对报表数字内涵进行比率和文字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使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报表使用者能对学校的财务状况更加清晰明了。 
  (五)加强会计信息化运用和管理 
  会计信息化实现了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实行会计信息化的高校,“绩效预算”将会推行得更快,做得更细、更实。但也使得会计信息系统所潜伏的控制风险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更复杂。一是要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包括软件要达标,安全保密工作要做好。还要有软硬件故障维护、防范、补救措施,对计算机病毒要有校园网、财务局域网和单机三级防治措施,确保会计数据完整。二是要实行严格的控制操作程序。包括实行严格的授权控制,严格的密码管理,严格的登记制度。 
   
  四、以监督为手段,规范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约束环节 
   
  绩效预算实现了绩效与预算的匹配,硬化了预算约束,因此,高校在重视会计核算职能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从而保证绩效预算按正确的轨道运行。 
  (一)提高依法监督意识,保证会计监督质量 
  一要提高会计人员对于会计监督职能的认识,明确会计监督职责和权限,增强会计人员依法办事的观念,培养客观、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使每一位会计人员都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行使监督权利,从而提高对会计业务的理性判断能力。二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按内部稽核、相互牵制等会计环节要求,设计出既满足核算需要,又能有效实施监督的会计工作流程。三要大力宣传内控制度,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财务网站、校报等媒体,加大会计法规的宣传力度,使经费的管理者、使用者都能知法、懂法,努力营造实施会计监督的良好环境,力争从源头上规范会计监督工作。
  (二)严格执行内控机制,强化岗位程序监督 
  一要严格执行会计岗位监督。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出纳定期轮岗制度,离任会计履行严格的交接制度。二要切实履行程序监督。实行授权批准制度,实行钱、账、章分管制度,票据专人管理登记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会计档案保管与交接制度,电子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制度。三要依法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对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做到事前参与,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坚持核算与监督并行,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检查。会计岗位内控流程图如图1。 
   
  (三)完善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会计自身监督 
  一要加大内部审计力度,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财务收支活动要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审计,严格做好自查自纠工作。二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的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用第三者公正的评价及建议,来发现会计工作可能出现的偏差。三要积极配合财政、物价、税务等相关部门的专项审计,以保证财税、物价政策执行到位。四要实行财务公开,在职代会上报告年度财务收支情况,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在校园网和公示栏公示物价许可的收费标准,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 
   
  五、以建档为原则,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最后环节 
   
  绩效预算标准的制定和评价,需要借助当年或以前年度的会计档案资料来完成。因此,高校的会计档案整理和保管工作要做到科学、规范、有序。一是严格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要认真按制度规定的时间要求和质量要求去保管,对会计纸质资料的管理,要做好防霉、防潮、防火措施。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要传递及时、整理装盒、卷页清楚、归档入柜。对会计电子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火、防潮、防磁、防尘措施,并要做到双备份异地存放、定期检查和复制。二是会计及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和掌握会计档案的收集范围,掌握规范整理档案的操作技能,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要做到签章齐全、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参考文献】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S].1999-10-31. 
  [2] 财政部.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S]. 1996-6-17. 
  [3] 席红梅.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4] 张孝兰,肖章大.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对策与措施[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 
  [5] 袁凤林.加强高校内部会计监督的举措[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