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问题与改进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3
2.1 会计核算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通用财务软件及网络结构建立各自的会计核算信息网络,从而实现会计核算信息化已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不仅包含事业单位核算,还包括各项专项资金的核算。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从会计科目设置、会计凭证填置、会计账簿登记、成本计算到会计报表编制,都能逐渐过渡为计算机处理。
2.2 固定资产折旧核算
针对当前事业单位核算不配比的情况,应该建立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必按照资金来源列支,应该直接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在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总之,要借鉴企业固定资产核算的成熟方法来客观准确地核算和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以更科学的方式合理反映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2.3 完善财务报表制度
事业单位应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这部分内容去掉,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全面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也应该高度重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要知道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反映单位会计期间内事业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资产的流入与流出产生的影响。报表使用者可获得直观准确的会计信息,预测单位现金流量。所以,随着今后单位的快速发展,增加现金流量表更能够科学有力地评价单位的真实财务状况。
2.4 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单位必须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明确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另外,在单位部门内部,要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3 结语
研究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同时,离不开对事业单位会计理论的研究。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以及核算对象的复杂化,使得当前会计制度缺乏与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导致会计制度出现种种问题。其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更应及时看到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钻研,尽快建立与完善符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
上一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