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分数模型与Z计分模型的比较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3
如前所述,1999年ST轻骑的财务危机开始显现,是公司财务状况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直到2003年,公司财务危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并不断恶化,从而决定了公司的最终结局。因此,本文将1999—2003年作为研究的窗口期。选择这一期间作为窗口期,对Z计分模型和F分数模型的财务预警功能进行检验、对比,可以更清晰地观测两者的异同点,进而得到研究结论。
(三)数据说明
1.样本数据主要取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
2.计算“权益市价”所使用的股票价格,取自于公司各年末收盘价格。
(四)两种模型在ST轻骑财务预警中的实证分析
根据模型计算要求,对ST轻骑1999—2003年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后,得出两种模型各参数值及评价值如表1、表2。
对比表1、表2中Z值和F值可以看出,两种模型对于ST轻骑在1999—2003年期间财务状况变动趋势的测算基本一致,然而,按照两种模型对财务危机的判断标准,得出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按照Z计分模型的判断标准,公司各年的Z值均小于1.81,预测结论均属于破产;按照F分数模型的判断标准,公司仅2001年和2002年F值小于0.0274,预测结论为破产。
两种模型相比之下,Z计分模型更强调的是资产的利用效果和企业的经营效益,因为良好的资产利用效果和经营效益是企业摆脱危机,赖以生存的基础。丧失了这一基础,即使能够暂时性地摆脱困境,仍然无法改变最终结局。F分数模型则更看重的是“是否丧失偿债能力”,这样,现金流量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企业一旦陷入偿债危机,就有可能为了增加现金流、提高偿债能力、摆脱困境,而不惜选择损害经济效益的经营策略,显然,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不能尽快解决经营上的困难,破产的结局是难以避免的。从现实结果来看,ST轻骑自1999年危机显现以来,经营状况不断恶化,直到2003年,虽有好转但并无实质性的转变,从而决定了最终命运。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种财务预警模型均属于多变量判定模型,主要差别在于,Z计分模型更看重资产的使用效果和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而F分数模型则更看重现实的偿债能力。两种模型在对ST轻骑财务危机预测中虽有一定差异,但都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且与实际结果大致相同。
(二)几点建议
1.两种模型中都采用了变量X4,即权益市价与债务总额账面价值的比值,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测算公司的再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一方面,计算权益市价时使用的公司股票价格较难确定;另一方面,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对于已经被“ST”的公司来说,往往会增加投资者对公司重组的预期,成为被炒作的对象,进而推高股票价格,使股价与公司价值之间产生较大偏离,进而对Z值和F值产生过高的影响。此时,按照较为合理的市盈率对股票价格进行适当调整,可以降低X4畸高对Z值和F值的影响,从而使Z值和F值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2.补充定性分析内容,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两种模型均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然而,现实的复杂性是仅用定量分析法无法解释的,还需要定性分析相配合。定性分析是基础和前提,没有定性分析就弄不清本质、趋势和与其他事物的联系。定量分析是工具和手段,没有定量分析就弄不清数量界限、阶段性和特殊性。就ST轻骑而言,公司2000—2002年连续三年亏损,其中,2002年亏损高达34亿元,并于2003年5月19日被暂停上市,然而,2003年上半年,公司宣告扭亏为盈,并于9月5日申请恢复上市。两种模型预测结果也表明,公司2003年财务危机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出现这一转变的背后真实原因如何?这是模型本身无法解释的,需要借助于定性分析法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index.htm
[2] Edward I. Altman, “The Prediction of Corporate Bankruptcy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88
[3] Eugene F. Brigham & Louis G. Gapenski,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Eight Edition)”,The Dryden Press,1997.
[4] 吴世龙,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
[5] 薛祖云,刘金星.现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J].财会通讯,2004(8):17-18.
[6] 王化成,程小可.高级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对税收会计的思考
下一篇:论物权法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