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会计变革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3
2.3 现值运用———加强资金管理
现值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在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风险管理中是资金的基本计量模式,但是受到计算复杂性和折现率可靠性的影响,现值在会计中的应用十分局限。在电算化的背景下,这两大难题迎刃而解,而且会计管理职能的提高要求核算更加细化,现值在会计中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首先是折现率的选择。从会计的谨慎性和利率获得的可行性出发,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一般要求折现率选择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但是以此做会计估计与实际管理差别较大,因为企业资金的实际并不以该利率增值,而财务管理中采用的实际收益率则更接近事实。通过财务软件,可以定期的获得企业的现时移动平均收益率数据,自动套用零息法计算新收益率水平下的估计结果,并实时的调整原现值。而在短期内,企业资金的保有形式主要是现金,并不适用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这时可以利用上文中提及的现金持有收益账户,计算出现金持有收益率,以此为基础进行短期的折现。但放开折现率的选择限制要与财政监管相结合,未来实时化的网络的监管将是其实行的基础。
其次是现值的适用范围。我国现在运用现值的项目比较局限,主要集中在长期内有固定支出或收入的资产(在一些国外的会计准则中,预计负债也按现值入账)。而电算化会计下,管理需求提高,现在被忽略的短期资金时间价值将在会计核算中体现,流动负债也可用现值计量。不仅如此,对于偿还期限和金额已知长期负债项目,如果企业采用年金形式计提来管理,也可利用类似的年金现值的方法计提。
2.4 公允价值运用———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业务的损益每天都在发生,而往往只在企业内投资部门处记录,月末会计进行统一处理,这样使得会计的监管作用难以发挥。虽然金融产品以公允价值计量,而且每天都在改变,但在会计信息化的帮助下,实时的会计监管并不遥远。首先,公允价值易于获得。会计系统通过与外部网络链接,可以从交易所、银行等机构及时获得标准化的数据,反映企业金融现状。其次,以日为时间单位的单向累计核算。如此,企业可以对其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实时计量,配合电算化会计下的实时报告,可以向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监管机构及社会公众如实反映,也会极大的减小金融市场的波动。
3对商业结构的影响
3.1 企业内部管理的转变
电算化环境下会计信息以数据库形式存储,而会计数据库将成为企业管理资源的一部分,融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是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ERP是在MRP(物料需求计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将企业的采购、库存、销售、制造资源管理、生产计划、项目管理、财务管理、质量设备管理、客户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实现了企业财务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的一体化。ERP 系统符使得会计系统处在未来商业管理网络的信息中心位置,并且使会计直接参与公司管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销售部门细化的销售业绩直接通过会计部门核算,按公司绩效考核要求加工过后传递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再将制定好的工资方案传回会计部门入账。随着这一系统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由单独核算系统融入到管理网络核心。
3.2 企业外部监管的转变
借助于网络的便利,会计系统与外界双向交流将越来越密切,这既包括信息的输入,也包括信息的输出。正如上文提及的,通过与交易所、银行的链接,会计可以第一时间获得相关利率及其资产公允价值的信息来进行核算,即信息的输入。在国外,征信机构与银行联网可以随时调查企业坏账状况进行信用评级,即信息的输出。而随着会计网络系统和统一的商业化语言(如XBRL)的发展,企业与证监会、财政局、税务局、银行和会计师事务所链接,这样企业的某些指标将会受到实时监控和审计;而且由于会计期间的弱化使得会计进行动态核算,报表可以按使用者需求随时生成,方便投资者、债权人的分析监督,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参考文献:
[1]张兴武.对网络环境下会计基本假设的探讨[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61-63.
[2]阳杰,黄昌勇.《企业会计制度》明细科目设置信息化改造试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24-27.
[3]杨新刚.浅谈我国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的应用及未来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信息,2009(25):131-132.
[4]路媛媛.浅谈XBRL 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J].会计之友,2010,(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