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简析会计信息披露的变迁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戴新民 郝斌 时间:2014-01-03
  二、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
    (一)会计信息披露服务于公司治理并影响其效果
    公司治理是一组规范公司相关各方的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制度框架。它包括公司经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公司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股东的利益主要来自利润分配,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就是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财务报表。从会计信息发展的历史回顾也可以发现,其产生、发展和变革的根本使命是:体现公司治理关系、反映公司治理水平。因此,可以说会计信息披露为公司治理服务。由于信息披露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融资,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会计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的成败。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公司进行监督的有效手段,是股东具有行使表决权能力的关键,也是影响公司行为和保护潜在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吸引资金,维护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需要得到定期的、可靠的、完整的信息,从而使他们能够对内部管理当局是否完成受托责任作出评价,并对股票的价值评估、持有和表决作出有根据的决策。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可理解性则会影响市场的运作能力,增加资本成本,并导致资源配置不当。
    (二)公司治理结构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各种制度要求,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公司治理结构狭义地说是指有关公司出资者、决策者和经营者的权利、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说是指关于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激励机制的安排同化出资人与经理人的效用函数以缓解道德风险,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如实披露会计信息,减少代理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以董事会、监事会等为主体的内部监控机制的安排来约束经理人的行为,瓦解经理人的超级信息地位,减少信息不对称。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如实披露的内部保障机制。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从会计信息披露产生、发展的简要.叮史回顾来看,可以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促进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及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保护相关利益人的权.益,以尽量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无效率或低效率,始终是会计信息披露追求的目标。对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会计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认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在内容上,强化表外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有明显的增加。但由于受传统惯例的影响,加上原则等规范的形成和发展往往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以及人力资本、金融衍生工具等难以量化为具体数字的会计事项的出现,财务报表信息的改革与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无形资产、人力资本、金融衍生工具等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希望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使这些会计项目数字的形式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但至今问题都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那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既然这些会计项目不能很好地数字化在报表中,我们就不要过分强求数字化,而把这些项目列人报表附注中。只要附注中反映的是真实、可靠且及时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同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分析,作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这一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强化表外信息披露。当表外信息披露做到真实、完整、可靠、及时时,就能象三大报表一样,使决策者通过对其分析进而了解企业的部分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作出正确决策。如果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表外信息将不再是三大报表的补充,而是与三大报表并列的第四部分财务报告。
    (二)在程序上,进行审计报告再审计
    注册会计师以第三者的身份,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有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公允,为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但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数量较少、执业质量不高,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从而导致了虚假会计信息的对外披露。因此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监督,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就有必要通过再审计机构的设立,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进行再审计,防止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