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后果观的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田娟 时间:2014-01-03

表了看法。其中,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指出:“没有授权任何机构和人员监督投资银行而任其放任自流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的教训是,依赖金融机构自律是行不通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我原来想当然地认为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自利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股东利益和公司资产安全。现在看来错了,必须加强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统一监管力度。”
  2.公允价值会计修订带来的影响
  FASB和IASB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都进行了修订,这既是在压力的制约下做出的决定,也是基于各方利益妥协的结果。修订后的准则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
  (1)正面影响
  首先,允许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上保留更大的灵活性,有助于银行平滑当期业绩。由于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失灵导致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用其他合理价格估算资产价格,这对于那些有价无市甚至是无价无市的金融资产来说,使得这部分资产不至于因为估价模型导致的价格偏低而造成过多的资产减记。这必将对银行的当期损益产生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账面数据将得到加强,而投资者对这些机构业绩的预测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其次,有助于对金融公司不良资产的收购。美国财政部长盖纳特之前提出了一项公私合营计划来收购金融公司的不良资产,而会计准则的修订使得金融公司可以对持有的证券重新评估,以获得更好的交易价格。这样金融公司很可能并不需要财政部的资金支持就会有交易者愿意以相对公平的价格来获得这些资产。
   (2)负面影响
  首先,降低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当前各类财务报告的计量基础中,公允价值是惟一能提高金融机构财务报告透明度的计量基础。全面有效的公允价值会计可以透明地反映金融机构的内在经济情况,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便于投资者正确评价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许多投资者都指出,他们不会使用排斥公允价值的金融机构财务报告,公允价值会计能提供最透明的投资工具财务信息(SEC,2008)。
  如前所述,面对来自政界和产业界的巨大压力,不管是美国会计界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但这无形中却必然削弱了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FASB对SFAS157的修订中,最重要的一条修订就是允许金融机构在证明市场不流动,价格不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其他合理的模型估价方法。但是,就如何证明某个市场是不流动的以及价格是不正常的,判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同时每个模型的假设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必然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估值模型对其金融资产进行估值,这样不仅大大削减了同行业间财务信息的可比性,而且也大大增强了金融机构利润操纵的空间。此外,这次修订会造成以后市场定价体系的标准不一。同样一个产品,可能任何一家公司的定价都不相同,而这些价格又都是被会计准则认可的。对于投资者来说,究竟选择哪家公司的定价比较适合将变得难以判断,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由此将大为下降。
  其次,对银行改善实际盈利能力可能并没有帮助。准则修订后,金融机构可以合理合法地隐藏自己已经浮亏的资产品,等待两年到期之后再结算,使银行的账面盈利能力增加。但是如果未来没有买家,市场价格就不能根据购买的净资产来折算,其市场价格为零,这对于它们未来的现金流就没有任何影响,对其改善实际盈利能力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四、结论和启示
  当经济后果观成为会计准则制定者实质性政策框架的坚定组成部分时,会计准则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成为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工具,会计准则从来都是复杂的政治和各方利益的妥协产物。事实上,历史上每次重大的金融事件或经济危机的发生,公允价值几乎都会成为被指责的对象。刘峰曾指出,会计信息的广泛经济后果和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大量主观因素,导致会计坦然具有了这种“替罪羊”的身份特征,以及会计方法选择不当可能造成的负面经济后果,也增加了事后会计被指责的风险。会计并不具有纯粹的技术性,经济后果已成为影响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作为准则制定者来说,在制定准则时若能充分考虑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会计准则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承担的责任可能要小得多。事实上,现有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也并非尽善尽美,此次金融危机也暴露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一些缺陷,如在出现金融危机等特殊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更容易加剧经营业绩的波动性;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针对同一金融产品,不同机构会给出不同的评级标准,从而极易引发市场定价体系混乱。2008年10月,在美国SEC向国会提交的公允价值对此次金融危机影响的报告中指出,公允价值并非引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确实有待完善。公允价值计量一方面应当反映经济实质,另一方面也应当考虑到市场状况,避免财务报表中的数字大起大落的情形。同时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市场中各种各样的风险也应当被考虑进计价方式当中。目前,FASB和IASB已加强合作,共同采取措施,在改进和简化金融工具会计、公允价值度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以回应金融危机对会计提出的挑战。

 此外,对于我国会计准则来讲,这场金融危机也让我国对公允价值体系的采用有所警醒。目前,我国的金融工具偏少,公允价值应用还不够广泛,银行业在此次危机中损失也较小。但是随着我国银行业开放程度的逐步加大,金融工具的运用势必会大量增加。与此同时,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实现与国际趋同,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已开始审慎运用。因此,我们也应该“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给银行业等利益集团带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斯蒂芬·泽夫.现代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李红霞.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国际进展及其在中国应用的思考 [J].会计研究,2008(10) .
  [3]黄世忠.次贷危机引发的公允价值的论战[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8(11) .
  [4]王诚军.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是金融危机“帮凶”?[N] .中国证券报, 2008-10-31.
  [5]刘思淼.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与监管启示 [J].会计研究,2009(8) .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