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晓勇 时间:2014-01-03

  4、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未能有机结合。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性,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还有一部分企业由于管理意识不到位,资金短缺、人员缺乏、业务链脱节等原因使财务软件大多只在财务部门使用,致使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不仅造成横向上不能与银行、税务等部门信息共享,纵向上不能与客户、供应商及时沟通,而且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也没有很好的连接,不能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从而阻碍企业会计信息化实现的进程。
  
  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解决策略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不仅仅是会计部门的事情,也是涉及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各相关部门的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就是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滞后、风险反应迟缓、管理层次过多、数据过于分散、标准差异较大、系统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1、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会计信息化的理念,使他们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趋势,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成为会计信息化的倡导者。同时,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若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领导的重视,领导要重视会计信息化,提高认识,成立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
  2、大力培养合格的信息化人员,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要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rr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及财会人员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的高、中级企业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同时,要增强企业全员信息化意识,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教育,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素质,造就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精干的信息化管理队伍。
  3、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财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机密,不得出错、泄露和损失。因此,必须加强财务数据在网上的安全存取和传递。应建立一套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从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控制、系统环境的管理控制、文档资料的保护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安全运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立法,加大对计算机犯罪的惩处力度,从法律层面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4、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一些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后,企业管理信息化工作就处于停顿状态,没有及时开展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或者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业务系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没有用信息化的理念来指导这项工作,导致会计信息化没有成为整个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会导致信息数据在内外部之间不能共享,信息流通不畅通,既影响了财务管理功能的发挥,又不能满足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此,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另外,对于系统技术层面常出现的问题,例如在测试过程中,企业操作人员模拟结账期间集中登陆操作的情况,常常出现死机、系统过慢等现象;再如,针对批量的凭证,在运行过程中发现逐一录入的工作量巨大等问题,有赖于企业内部技术人员与软件公司的工程师通力合作,研究策略解决。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