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原则基础会计准则和规则基础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3
国外学者有人用实证研究来讨论两者的优缺点,比如,说Nelson等人(2002)的结论,刻板严格的准则增强了经理们寻找机会操纵财务报告结果的能力,并由此削弱了准则的效果。而一些学术研究间接的支持规则导向制准则,他们证明,严格的GAAP准则为审计师发挥监管作用提供了其所需的合法理由。弹性准则加剧了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冲突,而且他们之间必须经过更多的协商和沟通。
4 总 结
从我国相关文献来看,大部分文献在对两者比较结束后都倾向于选择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而且很多文献都是以美国为例,来研究从规则基础会计准则向原则基础会计准则的转化,大都讨论了原则基础会计准则的优越性以及适用性。目前,学术界比较推崇原则基础会计准则,其更符合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目标。然而,这种模式实施起来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说对会计从业人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因为该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下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可以看出职业判断是一把“双刃剑”,当会计人员不能领会准则的含义时会作出错误的职业判断,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但是不可能制定出一条能适用于所有情况的通用准则,要确定在特定情况下何为公允报道、何为恰当的处理方法,职业判断是必不可少、不可取代的。再如,该模式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虽然实施起来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原则基础会计准则更能提供有效、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是以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这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在目前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更适合我们,因为目前我国会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仍然较低,而且我国的独立审计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实务中受到执业环境、时间、成本、审计人员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同时在目前的情况下,规则基础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可验证性,使得财务报告容易被使用者所理解,更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相关决策。当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会向着原则基础模式转化,只是时机未到。
参考文献:
[1]陈继云.会计准则制定基础模式比较研究——基于美国规则基础模式与原则基础模式的分歧[J].财会通讯,2003(8).
[2]罗勇,刘秀兰.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1).
[3]陆德明,邱昱芳.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基础还是以规则为基础[J].财经论丛,2003(1).
[4]林钟高,吴利娟.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原则导向抑或规则导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3(125).
[5]Laureen A Maines,Eli Batov,Patricia Fairfield,D Eric Hirst,等.对原则导向制准则及规则导向制准则的制定方法之评价[J].罗妍,译.经济资料译丛,2004(2).
上一篇:关于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政策选择
下一篇:浅谈基础会计快速入门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