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影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潘小芬 时间:2014-01-03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会计政策的体系也得以进一步的完善。由于旧的会计政策已经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下的财务计量,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利益的主体也在不断增加,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也显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在此情况下,新的会计准则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中对会计政策的探讨,揭示会计政策和新会计准则实施的本质,为新会计准则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工作;会计政策
  
  新会计准则的框架主要是由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及二十一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等构成。会计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假设,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要求等都是由一项基本准则来规范的。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则是为我国各行各业的经济事务提供了明确的处理原则和规范,以供经济事务的进行可以有法可循,有理可据。
  一、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
  1、新会计准则包括的内容
  新会计准则具体准则是依靠基本准则为基础来指定的,三十八项具体准则又会根据事情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来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特殊性业务准则;一类是一般业务准则;还有一类是报告类准则。二十一项会计科目及会计报表,不仅为整个新会计准则提供了一个补充说明,而且还具有规范新准则下的科目设置等作用。
  2、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新会计准则具有更加长远的眼光,落脚点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注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偏重于企业资产的质量并揭示出企业今后的发展潜能或者是运营中所潜在的风险,避免了在面临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企业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而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新会计准则也接轨了国际会计准则,与此同时,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对适合我国经济状况的条款进行了相适应的借鉴。并且还根据我国的国情,又引入了使资产交易更公允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消了以前使用的商誉直线法摊销,还限制了利润调节。在存货的问题上,新会计准则也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不许采用后进先出的做法,而是采用的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这也是新会计准则所具有的新特点。
  二、新会计准则下的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影响,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有利的一面
  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对利润的操控力度,企业无漏洞可循再利用计提和特定手段进行利润的操控。新的会计准则在存货上,不再采用后进先出的方法,使企业不能再人为的调节历史成本数据。其次,在会计报表这一方面,新的会计准则扩大了合并报表的范围,这样的变迁,同时增加了会计报表所称呈现出的信息更加具有真实信。规定纳入合并报表的范围扩大到只要是母公司能够控制的子公司。使企业不能为了掩盖整体业绩将不好的经营状况及缩小持股的比例等从合并范围中去除。长此以往,可以极大地维护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
  债务重组准则作为一项特殊业务准则,到目前为止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财政部于1998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其次是2001年对其修订版;最后是于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现行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关注和争议较多的一点就是规定债务重组的收益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原准则非货币交易收益只能计人资本公积相比,现行会计准则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将直接产生利润,这对公司当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这对那些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全部或部分豁免,将会大大提高其每股收益。现行准则规定,符合商业性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可以公允价值计价,将换出资产公公允价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一份联合研究计划课题报告通过分析2007 年上市公司中报后发现,债务重组和公允价值对上半年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大,ST公司普遍采用了债务重组作为改善当期业绩的手段。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