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核算方式的转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管明杰 时间:2014-01-03

  2.4 对账环节省略化
  对账是设置账簿的产物。如果没有设置账簿,也就无所谓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核对了。在手工会计中,分类账分为总分类账(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明细账)。其登记的原则是“平行登记”,即把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信息一方面记入有关总账账户,并通过定期对账来检查和纠正总账或明细账中可能出现的记录错误,同时还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有关明细账账户。通过低效率的多重反映和相互稽核来换取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是手工会计核算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只要会计软件的程序正确且运行正常,就可以保证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因为计算机本身是不会发生遗漏、重复及计算错误的。因为只要报表公式定义正确,账表也一定相符。这样,就使手工会计下的对账环节被弱化和省略了。
  由于会计信息化对会计核算形式的深刻影响,作为新时期的会计人员,必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会计核算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出发,设计出适合计算机处理的、效率更高、数据处理流程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形式,重新构造会计模式,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满足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红立.论电算化形势下会计核算形式的转变[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3).
  [2]金光华.会计电算化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J].微型电脑应用,1997(4).
  [3]柳伟.关于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3).
  [4]刘辉.浅谈会计集中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1).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