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理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艳 时间:2014-01-03
       摘 要:随着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很难解释转型期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制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同样在相应进行着重大改革的会计制度也适时地引入制度经济理论,开辟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转轨时期会计的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本文将从制度理论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入手,分析、综述相关制度经济学理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制度 产权 会计研究
  
   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尽量避免改革过程中的冲突和摩擦,使改革成本最小化,离不开对存量利益的调整,以及对增量利益的实现作出恰当的反映,会计学以其货币计量性、综合性、真实性等特征对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有着独特的优势,而相关制度理论对我国的过渡问题有很强的解释力。同时,改革开放的实践即为我国的会计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素材,又为制度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以中国改革为剖析面,将制度理论融入到会计学之中,来确定会计学改革的落脚点,开辟了西方经济学与中国转轨时期会计的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
   一、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概述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
   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在于,它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考虑到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而且尽管从西方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中提炼出来,尽管因含有西方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甚至意识形态),制度经济学仍具有一般性。当今中国正处于制度变迁的转型时期,制度经济理论有助于分析我国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概述
   从发展阶段上可划分为旧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代表为凡勃伦和康芒斯。凡勃伦认为,制度根源于人们的思想和习惯又源于人的本能,所以制度归根结底是受本能支配的。康芒斯将制度理解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集体行为所要求的是个人的实行、避免和克制”。而“制度”也就表现为这些能够对个体行动进行集体控制“业务规则”和“运行中的机构”。显然,康芒斯不仅将”规则”而且也将”组织”包括在制度范畴中了。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约翰K加尔布雷恩、罗纳德H科斯、道格拉斯C诺思和瑞典经济学家卡尔G缪尔达尔。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其主要理论包括:企业理论,制度起源和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交易费用和产权是新制度经济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易费用是指制度运行耗费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的现实运行中交易费用总是大于零的,因此产权的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产权是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人们之所以要界定产权,目的就是要降低交易费用。产权的界定就是制度。制度的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费用,使外部性内在化,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二)、制度经济理论在转型期中国的适用性
   制度经济学尽管产生于西方,但其方法和原理更适合于分析发展中国家,尤其适合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
   一方面,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和以布坎南为首的公共选择理论对中国的具体问题和过渡问题有着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制度变迁理论运用交易费用分析法和相对价格分析法,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原因和过程,使人们容易将它运用到中国目前的制度变迁的现实中去;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是在强调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前提下,认为制度以及制度变迁是由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冲突的解决过程和方式决定的,这一理论特征很适合用来分析中国的过渡过程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将是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好的沃土,其原因:第一、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需要自己的制度经济学,有需求必然有供给;第二、中国经济学家们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有利于发展制度经济学;第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利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制度经济学。
   二、制度经济理论在会计研究中的具体运用
   20世纪90 年代初以来的会计改革,在转型期间产生了诸多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做出解释,而通过传统的会计理论难以得到满意的结论,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一般理论及转型规律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它广泛运用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使得这一分析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下面介绍制度经济理论与会计研究结合具体运用的几个方面。
   (一)、会计改革: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综合分析
   1.会计改革的原因和动力
   会计制度同其他经济体制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决定的关系,在一个稳定的经济体制结构中,会计制度与其他制度安排是均衡的。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等关键的制度安排都决定或影响着会计核算制度的基本性质和内容。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方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企业会计信息主要为国家服务。政府既是会计制度的提供者,又是唯一而且对信息满意的使用者,该阶段是这样一种“均衡”状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两权分离,企业的方式、机制及产权结构起了变化,资金来源多元化,资本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会计信息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信号,打破了单一产权模式下政府单方满意的“均衡”状态,出现了制度的非均衡,要求会计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市场化改革,达到经济制度均衡的目的。
   2.会计制度形成和均衡问题
   新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形成是会计改革之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其中涉及众多会计当事人的利益分配,也直接决定了改革方案的后果及稳定性。通常,会计制度与其他经济制度一样,应该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反复博弈”,通过公共选择的过程来形成的,只有达到“纳什均衡”的会计制度安排才是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公共选择的社会契约,同时也才是稳定的。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制度刚刚迈出了“博弈”的第一步,从制度选择来看,也是基本上按有利于政府利益来安排的,这一选择必然会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现象的产生。对于博弈的另一方——企业而言,“假帐林立”也就毫不奇怪。因此,我国会计制度建立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博弈”过程,离“纳什均衡”还有一定的距离。
   3.会计制度变迁过程、目标评价及监督的激励问题
   从理论上说,评价一项改革、一种制度是否发展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沿着从“非帕累托”向“帕累托”改进的。即任何对社会真正有益的改革,最终总是对整个社会有利可图的,也是可能以某种方式通过收入再分配使大家都有所受益的。1993年的会计变革迈出了会计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整个的改革过程便是向“帕累托改进”迈进直到“帕累托最优”,这一状态实质上就是我们所论及的“合作性博弈”、“纳什均衡状态”,或是公共投票的“一致同意”和集体理性状态。会计改革在走向“均衡”的过程中,会计“作假”现象的会长期但不会永远存在,会计准则最终将为政府和市场中的组织所接受。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