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影响
摘要:公允价值对会计基本原则的影响主要在于其与以往计量属性不同的内涵和理论基础。公允价值的交易假定性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最大挑战;公允价值体现的全面收益观拓展了实现原则的内涵;对收入和费用同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加符合配比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公允价值“真实与公允”的本质满足了相关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的要求。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
一、公允价值对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原则的影响
1.挑战历史成本原则。按历史成本原则,形成历史成本的交易的双方是特定的、真实的,注重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初始计量,而假定不会发生大幅的变动以至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不会发生严重的偏离。不论外界发生何种变化,资产和负债始终按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而不确认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因此,历史成本计价使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仅是过去未分摊资产成本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失去了意义。而公允价值考虑了资产和负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交易并不一定实际发生了,资产的公允价值等于其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从而在理论上反映了时常对资产或负债的风险和收益的评价。公允价值强调必须动态、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即使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了变化,财务会计就必须反映。
2.拓展了实现原则的内涵。传统的实现原则立足于可靠性的考虑而把收益确认建立在“已实现”基础上,收益表只确认已经取得现金或现金要求权的特定交易的结果,而那些价值已经发生变化但尚未实现的事项和情况的影响无须在收益表上体现。这就忽视了收益实现的潜在时间性差异和累积影响,导致价值增值期间和收益报告期间的人为分割,过分重视可靠性而忽视了相关性。而公允价值采用的全面收益观则将收益确认从“已实现”拓展为“已确认”,对于尚未实现的净资产变动项目,如果有可靠的证据表明可以将其转换成现金或其他资产的要求权,则允许在全面收益中加以确认。
3.更好地遵循了配比原则。目前一般认为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收入与成本、费用要保持时间上的配比,另一方面要求进行配比的收入、费用、成本之间应具有经济内容和性质上的必然因果联系。实际上,配比原则还应有在计量方面进行配比的含义。在历史成本模式下,运用配比原则时配比中收入与成本不是建立在同一时间基础上,收入是按现行价格即现行收入,而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销货成本却是历史成本。虽然计量单位都用货币计量,但计量属性存在差异。而真正从产出角度来计量的属性是体现资本增值的公允价值,而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企业利润的计算是通过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进行的,收入按现行价格计量,而成本、费用按历史成本计量。在物价上涨时,企业利润中不仅包括企业管理当局的真正经营业绩,还包括价格变动引起的持有利得,采用两种不同的计量方法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于收入和成本、费用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显然更科学合理。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好地遵循了配比原则。
二、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的影响
(一)公允价值更好地满足了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公允价值因其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充分吸收市场价格中蕴涵的信息,真实反映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使其具有潜在的高度相关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其运用已经从金融工具扩展到了传统领域。目前,虽然实证研究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更具相关性”的说法褒贬不一,但在理论界,认为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优势的观点始终是主流。以SEC 和投资者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将极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