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1-03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不同的财务报告目标。受托责任观认为,财务报告的目的是向资源的所有者如实反映受托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财务报告应该主要反映企业历史的、客观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则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其核心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之前,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一直强调受托责任观。但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使得原有的财务报告目标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决策的需要。现行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完善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提高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的地位。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告的目标在受托责任的基础上,还必须同时满足决策有用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38项具体准则中,30项确认计量准则规定了企业应当向投资者披露的与该准则有关的信息,8项报告类准则直接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作出要求。这表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将保护投资者利益、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信息需求放在重要位置。这将使投资者获取更多有助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提高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从辽宁省部分企业的总会计师对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反馈情况来看,在被调查的总会计师中,有84.62%的总会计师认为,现行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外部投资的决策有很大用处。另外有78.57%的总会计师认为,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具体情况如图1、图2所示。④
五、结语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已有四年的时间。四年来,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我国实现了平稳的过渡,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经济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摒弃了原有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弊端,它的实施大大改善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更加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同时,现行会计准则也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应该注意到,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值得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贺建刚,刘峰.司法体系、会计准则导向与投资者保护:一项案例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
[2] 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
[3] 刘永泽.从新会计准则体系看会计理念的更新[J].财会学习,2008(3).
[4]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8).
[5] 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6).
[6] 刘玉廷,王鹏,薛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基于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财务报告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6).
下一篇: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