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盈余质量维度分析:一个理论框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永全 时间:2013-11-14
   另外,会计盈余作为一种信息时,它对投资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决策价值上,即投资者能够从历史会计盈余中获取有助于其判断公司未来盈利(或者说盈余)的信息。这样,可预测性无疑成为会计盈余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
  在E(Rt)的构成中,α+βf(R1,R2,…,Rt-1)为可预测部分,而γt 为不可预测部分,这样,可以用γt E(Rt)的大小来表示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程度,这一比值越高,说明预测偏差越大,不可预测成分比重越高,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越差。
  对比公式(2)与公式(1)可以发现,可预测性与可持续性的另外一个差别:可持续性侧重于会计盈余的自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自相关更多的是以简单的直线关系来表示;而可预测性侧重于可知性,即不管t期的会计盈余与以前各期盈余之间的函数多复杂,只要这种函数关系是已知的,如上述的f(·),就说明盈余具有可预测性。
  
  二、对各种盈余质量维度的梳理   
  (一)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整理与分类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将会计盈余质量维度整理,如图2所示。
  图2中右半部分是从投资者角度对会计盈余质量维度进行的分类整理。从投资者角度看,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无非会给投资者带来两方面的好处:第一,投资者能够利用现有的会计盈余信息对公司未来盈利和公司价值作出更好的判断,即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更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第二,高质量的会计盈余意味着相同数量的会计盈余能够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据此,盈余的真实性、可预测性属于前者,而盈余的可变现性、可持续性、增长性和风险高低则属于后者。
  (二)会计盈余质量维度之间的关系
  在讨论了会计盈余质量维度之后,接下来分析不同维度之间的关系。
  1.会计盈余的真实性是其他质量维度的前提和基础。会计盈余的真实性是“账面上”的会计盈余反映公司“真实盈利”的程度,因此,会计盈余的其他质量维度必须以真实的会计盈余为基础,会计盈余的真实性评价也就成为评价其他质量维度的前提。如果会计盈余本身是虚假的,建立在虚假信息基础上的其他评价就成为一句空话。现有很多关于会计盈余质量的研究,要么单纯地考察会计盈余信息本身的虚假与否,要么撇开信息质量,单纯地考察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可预测性等维度,很难真正对会计盈余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基于此,本文第二部分着重探讨虚假会计盈余的鉴别问题,第三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评价会计盈余的其他质量维度。
  2.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可增长性与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述,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注重于可知性,它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现有会计盈余变化的可预测性;其二,新增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
  首先,现有会计盈余变化的可预测性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虽然理论上不同期间的会计盈余可能存在复杂的函数关系,如上述的f(·),但是在实践中,更多的是利用会计盈余前后期之间的简单线性关系进行预测。这是因为:第一,在正常情况下,Rt与Rt-τ的相关性随着τ的增加而减小,即不同期间会计盈余的相关性随着期间间隔的增加而降低,两个相邻区间会计盈余的相关性最大。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基本是利用预测期的前几期甚至前一期的会计盈余来进行预测。第二,前后期会计盈余之间的相关关系往往表现为前期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方面,因为像公式(1)所表达的相关关系,不仅直观、易于理解,而且在很多时候也符合企业各期盈利之间的内在规律。第三,即使各期会计盈余之间可能存在复杂的函数关系,由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也无法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
  其次,新增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往往表现为会计盈余增长的可持续性。因为新增会计盈余体现为盈余的增长性,当这种增长具有一定规律时,增长本身就具有可预测性。同现有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一样,增长的预测性很多时候就表现为增长的可持续性。
  对于盈利及其增长的原动力而言,它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潜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产品研发能力、未来的产品市场、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领导能力、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国家的相关政策、资本市场状况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客观、全面地评价企业会计盈余及其增长性,是一个涉及面广、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文侧重于从会计信息本身的角度去评价会计盈余的增长性②。这种评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运用基本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第二,通过对会计盈余自身增长的规律性去评价,相应地,会计盈余增长的可持续性就成为评价会计盈余增长的重要方面。由于基本的财务分析方法已为人们所熟知,笔者将把重点放在对会计盈余及其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上。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对会计盈余的增长性、可持续性、可预测性等质量维度的分析重点将放在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和盈余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上。
  
  三、对信息观与计量观下盈余质量内涵的反思   
  在将会计盈余质量维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梳理后,对信息观和计量观下的会计盈余质量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信息观下的会计盈余质量:以是否有利于投资者决策为核心
  对比上述对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分析,信息观对会计盈余质量的认识具有以下特点:
  1.以是否有利于投资者决策为核心。作为决策有用观的一个流派,信息观完全以会计盈余报告的市场反应大小为标准来考察会计盈余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它考察会计盈余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盈余报告的信息含量。但如前所述,虽然它以有效市场为前提,但这并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这样,信息观试图提高会计盈余报告有用性的努力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2.盈余反应系数包含了会计盈余的可持续性、可预测性、增长机会、风险大小等信息。例如,Kormendi & Lipe(1987)的研究证明,非期望的当期盈利变动的持续性越强,ERC就越高;Lipe(1990)证明了ERC随着盈余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的提高而提高,并且这一相关关系不受系统风险和公司规模等因素的影响;Collins & Kothari(1989)提供的证据表明,当市场从历史盈余信息中识别出公司拥有更多成长机会时,ERC就会更高;Easton & Zmijewski(1989)的研究证明,ERC与风险成负的相关关系。不过,虽然ERC包含了多种会计盈余质量维度的信息,但由于影响ERC的因素远远超过这些,并且受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它最多是间接反映了这些信息的一部分,很难将具体的维度信息有效地剥离出来,从而使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各种维度缺乏直观的认识和评价。

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