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 拍摄随记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31
主要是市场因素和两种艺术门类的结合问题所造成的。中国的戏曲艺术强调写意,和虚拟。而影视则强调写实和求真。戏曲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戏剧家黄佐临把中国的戏曲传统概括为四大特征:“流畅性、伸缩性、雕塑性、规范性(通常称:程式化);戏曲理论家张庚用综合性、虚拟性、程式化来标举戏曲的特色。戏曲的这些基本特征势必会同电影的创作要求发生冲突。电影强调真实,戏曲突出虚拟。留下唱段、念白,完全按电影的生活化表演和生活化场景拍摄就会成了人们所说的“电影加唱”, 使戏曲魅力大为减色。于是造成了编、导、演的犹豫、徘徊,不论倾向那一方都难近人意。这正是戏曲电影自问世以来,鲜见获得普遍承认的成功之作的症结所在。把戏曲舞台剧转换为电影,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表演,既戏曲程式化与影视生活化的矛盾,只凭淡化程式化,我觉得会失去戏曲特色,完全照搬舞台,变成了更换布景的记录片,失去了拍电影的意义了。现在我们所进行的探索,就是为了寻求两着之间从截然对立到实现某种融合的可能性。
我怀着惶恐不安的心情踏入了摄影棚。地上不在是熟悉的台板,和台毯, 而是一道道架设摄影机的轨道,和高照度的灯具。布景不再是写意风格的中国画似的布景,而是一比一的非常逼真的布景,导演要求,要真吃、真看、真行动。这一下可真难坏了我这个从小就从事舞台表演的戏曲演员了。不过,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电影导演耐心的启发和转换,再加上我不厌其烦的学习,终于得到了导演及同行们的认同。
这次难得而又难忘的艺术经历,对于我既是一次挑战和考验,又在实践过程中和剧组一起进行了一次崭新而有价值的艺术探索。
在拍摄《西柏坡》时,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中国戏曲的程式化东西要和电影的生活化东西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中国的戏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形成了独特的表演方法和舞台原则。它的表演高度凝练,已经升华到了诗的境界的歌舞表现形式,反映生活具有一套完整的和程式,从而以极其简练的舞台形式,表现深广的社会生活。首先应该肯定,和世界的其他戏剧体系相比,这正是戏曲的优势和高明所在。德国戏剧家布来希特追求的戏剧美学思想是:戏剧要把人们天天看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加以提炼概括,通过艺术的反映, 令人感到陌生而震惊。
他认为戏剧表演就是具有这种艺术手段和艺术力量。戏曲表演与话剧表演的不同特点之一,就是它通过程式化的动作来刻画人物性格,有自己一套严谨的的表演程式和方法。由此可见,戏曲表现生活的能力以及它的艺术魅力, 它的被人们所公认的独立的存在价值, 都离不开程式。所以,在摄影棚里,我既要完成电影导演所要求的生活化,又要不失戏曲的程式化。因为我们所拍摄的是戏曲电影,具体的表现如在拍摄西柏坡旧址的一场戏时,秦健和柏凤的对白部分,我极力追求导演所追求的那种生活化,和逼真性。但在唱腔部分的拍摄时, 我巧妙的应用了戏曲的程式化动作,起到了令人满意的艺术效果。再一个感觉就是表演环境的问题。舞台上的表演面对的是观众,而拍电影面对的是摄影机,两者的感觉截然不同。戏曲表演在舞台上非常重视亮相,目的是先给观众一个“亮”的美好视觉形象。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下面的戏才好演。而拍电影可不成了,它没有观众,再像舞台上那样表演就不了,也不协调了。记得在拍摄“我从县办公室出来”的那个镜头时, 我一开门总有大亮相的感觉。几条下来还是过不了,甚是着急。后来现场导演启发我一定要沉浸在角色当中,不要想已经不存在的观众,也不要想镜头的存在。而是把注意力放到片中角色中去。这一方法果真灵验。在以后一个多月的拍摄过程中一些表演上的技巧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再有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戏曲舞台的空间是无限的,拍电影的实景中是有限的。前者的表演幅度比较大,比较夸张。而在实景当中表演,就要服从置景的安排,服从环境的限制,适当的缩小动作幅度。
以上是我在拍摄电影《西柏坡》时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所谈见解有不周之处诚请同行及专家们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