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定位的再思考:从培训到学习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通过任职资格牵引培养员工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员工的任职能力和岗位绩效,使员工由过去的“被培训”,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第二,建立以个性化E-learning学习系统为依托的员工自学平台。根据任职课程体系,构建企业自身个性化的E-learning网络学习系统,是支撑员工自主学习的理想平台,学习平台的意义在于提供员工充分的学习资源。
企业可以采取的培训方式可以说多种多样,如集中面授、导师制、行动学习等等,这些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E-learning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学习方式,因其学习的便捷、低成本、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和采纳。目前E-learning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多数企业采用的E-learning学习系统的系列课程均是购买自外部培训机构,如北大光华、聚成等,从众多企业使用的实际效果看,这种面对所有客户都千篇一律的视频课程,内容局限在一般的管理思维、管理技能、个人素养的范畴,由于无法解决企业具体岗位的工作问题和知识传承,距员工的真实学习需求相距太远,所能够提供给企业的价值相当有限,而最能够为企业提供价值的课程是任职技能、岗位知识、企业文化宣导等课程被屏蔽和忽略了,而这些内部课程只能由企业自己开发,外部培训机构是无法提供的。所以,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岗位要求,建立个性化E-learning学习系统,填充企业自己开发的课程,真正发挥E-learning的优势。
图2为A 公司自建的E-learning学习系统“助理工程师”学习模块,其中“企业文化”与“专业技能”课程均为内部开发,“通用能力”课程可以适当外购。以此模式建立“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整个研发学习模块,并推广至营销、生产、管理等职类,这样就构建起了企业全部岗位任职资格的“学习地图”。员工依据目前的职类、职级,按照岗位任职要求,主动进行网上课程学习和考试,通过考试后则获得相应的学分。企业个性化的E-learning网络学习系统的建立,将成有效支撑员工的自主学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E-learning系统本身由于缺乏与学员的互动性,所以课件形式要尽可能具有易读性,可以采取视频、三分屏、Weblecture的形式,通过影像、声音、PPT的等手段的融合,使学习界面更加友好。
三、结论
企业由传统的“培训”向“学习”转变,关键点在于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明确各岗位的任职标准和要求,同时提供给员工岗位相关的各种学习资源,由标准牵引员工主动学习;二是企业由过去大包大揽的“培训制”转变为人才的“选拔制”,加强绩效管理,以员工岗位业绩为标准强化考核与评价,驱动员工自主学习,提升任职能力和岗位绩效。
【作者简介】
张 敏,任职于西安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主要研究人力资源、企业管理.
徐建党,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余来文,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方法论、企业商业模式.
上一篇:关于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