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文化差异下我国跨国企业的管理策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三、我国跨国企业管理的策略
基于文化差异,跨国企业在管理中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好不同的文化个体。在跨国企业的管理中,首先应该识别文化差异。有专家指出,文化分为“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以及“技术规范”。正式规范指的是个体之间价值观,人生观的差异性,这是个体长期形成的,不可能轻易的发生改变。非正式规范是指个体之间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的不同,这在一定的时间相处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可以得到改变。技术规范则是指个体之间技术、知识水平等的不同,这可以通过个体的不断学习轻易的得到改变。不同的文化,其差异性不同,跨国企业管理者应该首先识别不同的文化范畴,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达到管理的目的。其次,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文化差异,在跨国企业中,容许多种文化的同时存在,并且尽量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内部氛围。不同个体的文化差异已经形成,特别是正式规范的文化,不可能轻易改变的存在,要尊重它的存在。管理者在尊重每一种文化的同时,也需要让个体明白,接受别人的文化很重要。当每个个体都接受了别人的文化时,文化差异也就不是一个问题了。再次,塑立企业自己的文化。在跨国企业的管理中,塑立企业自己的文化,认同个体文化同时,要求个体学习企业文化,大家都向企业文化靠拢,达到整体协调,和谐统一、高效的跨国企业管理目的。
总之,我国文化差异下跨国企业的管理,应该积极思考,主动找出文化差异为跨国企业管理带来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使文化差异下我国跨国企业管理规范化,使我国跨国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伦.基于文化差异对我国跨国企业管理的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4.
[2]黄伟东,蔡建生.中外企业文化差异有几多?[J].大经贸.2006(8):91.
[3]柏洋,陈松梅.“角色-压力”动态管理理论[J].安徽农学通报.2008(8):18.
[4]卢宝蕊.龙头企业的组织理念与新农村建设[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5):71.
下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财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