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的战略意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红梅 时间:2014-06-01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经营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许多中国企业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是最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企业要想取得持久竞争优势,就不能仅仅依靠传统金融资本的运营,还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的运营来维持企业优势,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应用于中国企业管理之中势在必行。
  然而,由于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问题随之而来。有些企业引入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出台了一系列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政策。但是,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当企业出现困难,员工成本过高影响到企业的利益时,管理者就违背事前的人事政策,减少工资甚至裁员;管理者用人时以吸引策略为主,几乎不对普通员工进行培训,只重视一些技术上的常规操作和训练,员工绩效评估重视短期的表现,不提供员工工作保障,不重视内部晋升制,把员工视作可以任意使用和舍弃的资源,却忽视了人力资源具有可引导性,管理者用不同的激发方式就可能造就不同的人才,而且人力资源本身是一个系统,员工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关联,部分员工被解雇,势必影响到其他员工的情绪,可能使企业总体运营出现困难局面;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应用先进理论的同时,又采纳传统人事制度,只重视短期,不注重长远的表现;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人性化问题,常常难以把握,通常不能用定性方法来处理,导致管理者在应用时往往顾此失彼,出现偏差。所以,我国企业要能够具有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为此,我们在本文中分析了人力资源的特性及其战略意义,旨在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其对企业经营来讲是必需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一、人力资源的价值性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一种资源要引起经济主体对其需求欲望,就必须首先具有经济价值,没有经济价值是无法构成需求欲望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资源,其价值是它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活动能降低企业成本或增加企业效益。例如,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可以降低产品废品率、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通过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平而公正地对待他们,可以增加员工的努力程度,从而导致企业取得更高的效率,激发员工更多的创新则会使企业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等。事实上,人力资源的价值性是区别于企业其他物质资源的根本特性,意味着人的价值可以通过培训、教育、经验等方法或手段得到升值,而这种升值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和效益。
  价值性的战略意义在于可以提高企业的绩效。企业的绩效通常是通过向顾客有效地提供产品和服务体现出来的。而人力资源从根本上可以认为就是设计、生产和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人员。由于价值性的存在,使得人力资源可以通过培训、激励、团队合作、文化导向等方法提高企业绩效。因此,从战略上来讲,对人力资源不能像管理资金、技术和其他资源那样,而应该进行“经营”,即合理开发、利用并认真培养和提高。
  
  二、人力资源的可引导性
  
  人力资源的另一特性在于可以通过培育、塑造等手段加以引导,朝着所希望的方向发展。科斯指出,企业本质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企业体系与价格体系的根本差别在于是否用自觉的权威去指导资源配置。因此,可以说,企业间的具体差别就体现在企业控制的资源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上。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人力资源不仅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企业的投入、生产和产出活动,而且配置和管理着生产要素及各运行环节,可以说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以人力资源为主体和推动力,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人力资源优劣之间的竞争,谁能正确运用、引导人力资源,谁就是获胜者。人力资源又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另一方面也说明它有一定的情绪性。这决定着它可以加以引导,并且引导方法不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因此,领导者的素质和意志将起直接的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