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竞争锁定与企业竞争风险防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第三,合作竞争与相互依存。现实的企业竞争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当企业越是以自我为中心,压制竞争,企业的业绩反而平平。反之,企业与竞争对手共同谋求发展,互惠互利,却能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将蛋糕不断做大。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人到他们中间去。”事实上,现在企业的竞争已不完全是生物界中的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合作性的竞争使得企业不必再为生存空间争得你死我活,惠普与康柏合并,共同打造“新惠普”;微软与Intel的战略联盟,共同引导计算机潮流,等等,这些都是合作竞争的成功典范。依存性的合作竞争使得企业与竞争对手具有相同的生存空间,共生共荣,但根据生态位原则,此时的企业的生态位仍然是不可重叠的,也就是企业与竞争对手的锁定不可能锁定在同一空间。因此合作竞争中的生存空间锁定是短期的、瞬时的。
③注意力经济与眼球锁定
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主题、信息等保持关注的持久程度。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可以将人们关注信息和事件等中的接受端提取出来加以量化,企业的顾客群或市场份额是与这种量化的注意力成正比的,因此注意力具有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现在世界上的信息量是无限的,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张朝阳认为:“再好的产品,如果不与注意力和瞩目性相结合,也创造不了市场价值。”
注意力形成经济,争夺眼球形成竞争,这已是世界不争的理论和事实。早在1996年英特尔的前总裁葛鲁夫就提出“争夺眼球的竞争”。他认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
注意力经济使得眼球成为诸多企业的竞争目标,其主要原因在于工业文明形成生产过剩导致竞争目标转移。特别是随着生产同类和同质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的绝对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小。企业生产能力过剩,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产品的生产力同需求相比,从不足到过剩导致竞争目标从直接经营商品转变为经营注意力。企业若想在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实现对眼球的锁定,吸引更多顾客的注意力。
以眼球锁定作为策略的竞争方式在互联网络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在互联网流行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语受到了质疑,注意力比“酒香”更为重要。眼球的锁定意味着更多的点击率、浏览量、访问时间和登陆数量,而这些指标正是一个网络的生存之本。因此对于网络经营者而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只要能够吸引到网民的注意力,企业就有机会因此而产生巨大的商业利润。在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当中,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往往相差并不是太多,谁更能获得顾客的亲睐,就在于谁更能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当产品的外形、款式、色彩等的差异化因素能够锁定顾客的眼球时,产品就能够在较量中胜出。
对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了解的人数越多,企业的市场空间也越大,这就是企业不惜重金加大广告投人、媒体炒作甚至发动广告大战的真正原因。请歌星、影星、球星做形象代言人,花巨资赞助运动会,报纸宣传,路牌标识等等,企业的这些举措无一不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广告宣传让更多人的认识和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秦池酒以2. 2亿元赢得央视一套节目黄金时段的使用权,成为当年的“标王”,秦池酒也因此一炮打响,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就是眼球锁定的魅力所在。
3.结束语
企业的竞争锁定在于通过对企业的技术演变轨迹、生存空间以及顾客群等目标的确定,从而赢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绝对竞争优势,始终保持正常的发展态势。市场竞争与风险收益相伴而生,竞争锁定机制可以保证企业在获取风险收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市场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