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企业财务的风险管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聂愫蔚 时间:2014-06-01
  3、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
  在建立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后,企业对风险信号监测,如出现产品积压,质量下降,应收账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指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临财务风险通常采用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策略。其中控制风险策略可进一步分类:按控制目的分为预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预先确定可能发生的损失采取措施,尽量降低损失程度。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负债经营是企业发展途径。
  三、加强财务活动的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管理措施失当会使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政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然而,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效益,从而引起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的不确定性,如出现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无法取得收益,或虽投产但不能盈利,反而出现亏损,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下降,虽没有出现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或利润率虽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目前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由于存在风险反感,投资者所要求的超过时间价值,用于回报承担投资风险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称为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在决策中要追求的是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着下种平衡器的作用。
  企业财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是资金回收。应收帐款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有必要降低它的成本,它的成本有:(1)机会成本,常用有价证券利息收入表示。(2)应收帐款管理成本,(3)坏帐损失成本。应收帐款加速现金流动,它虽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还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因此,对于应收帐款管理在以下几方面强化:(1)建立稳定的信用政策。(2)确定客户的资信等级,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3)确定合理的应收帐款比例。(4)建立销售责任制。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要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加强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的风险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波:《对企业财务目标的再认识》,《上海会计》2002年第8期。
  [2]李心合:《关于财务理论若干 问题 研究》,《财经研究》2001年第1期
  [3]王光远:《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4]朱翠兰:《论股份公司财务管理目标》,《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