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术亮 时间:2014-06-01

  3.5妥善安置裁减人员,消除员工心理抵触情绪,保证国有施工企业内部稳定。设法消除裁员给员工心理上带来的恐慌是新组织发挥作用的关键,用快速有效的管理沟通方法使员工理解变革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其个人未来发展的良好机遇。否则,不管是在组织重组过程中还是在重组后.士气和生产率都会显著降低,导致整个改组工作的失败。
  
  4组织结构扁平化对国有施工企业管理的影响
  
  4.1减少了国有施工企业的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组织不良最常见的病症,也就是最严重的病症,便是管理层次太多,组织结构上一项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尽量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面对组织规模的扩大,传统组织理论认为,由于管理者受精力、知识、能力、经验的限制,所能管理的下属人数是有限的。因此,惟有增加管理层次才能实现对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知识的共享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得以完成,沟通的顺畅直接导致原先承担上传下达任务的中层管理人员人数的大大减少。 组织结构扁平化使国有施工企业的高层领导和管理人员指导与沟通相对紧密,使管理决策快速准确。
  4.2提高了国有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对市场快速的企业在劳动分工基础上,更强调系统观念。组织结构扁平化,旨在让员工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绕过原来的中间管理层次,从而以群体和协作优势赢得市场主导地位,因此系统和协作观念是贯穿扁平化组织组建和运作的核心概念。正如系统学家冯?伯塔朗菲指出的那样,一个企业组织是一个由许多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开放系统,管理人员应用系统方法就可以阐明系统目标,确定评价系统工作成绩的标准,并把企业同各种环境系统更好地联系起来。
  4.3 有利于国有施工企业内部知识、信息的整合、创造和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在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共享,企业组织等级结构已不再受到管理幅度的限制,纵横交错的信息渠道造就了这种崭新的组织结构。因此,扁平化组织是一种静态构架下的动态组织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等级型组织和机动的计划小组并存,具有不同知识的人分散在结构复杂的企业组织形式中,通过凝缩时间和空间,加速知识的全方位运转,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4.4有利于国有施工企业组织体制的精简高效,激活了职工潜能。减少管理层次,必然精简机构,改变长期以来国有施工企业人浮于事,岗位工作量不足的弊病,节约了管理开支费用,一般管理人员权限和责任的放大,调动了其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为施工企业培养管理人才。
  
  5.结束语
  
  国有施工企业进行组织结构扁平化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将企业的发展目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结合起来,运用扁平化的原理,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整体最优为目的,进行机构重塑,资源重组,创建一个信息畅通,决策灵活,成本低廉,管理高效,不断创新的企业管理模式。随着国内国外市场一体化,施工企业面临的对手不仅仅是国内的,还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国际建筑承包商,国有施工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是企业生存发展和强化竞争优势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美)理查德?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第七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段从清,杨国锐; 从科层制到扁平化——再论企业组织变革下心理契约的重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卫虎林;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王佳;目标管理法及其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