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降低成本的途径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对于正处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当代企业,质量可以说是企业的生命。一个良好的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在产品供不应求时。如果能考虑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是统一的,两者并不存在任何对立关系。
作为一个企业,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同时使投入值尽可能小。这就是通过生产函数及投入品的价格来求得一个最佳结合点,使企业形成一个最优生产规模。由于企业生产要素的变动期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对不同时期的情况分别说明,如果是在短期则主要考虑变动生产要素使企业能在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进行生产,实现短期最低成本的条件是,变动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等于其边际产量,或短期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如果是在长期,则应考虑所有生产要素,使企业达到最佳生产规模,或实现规模经济。如果企业生产规模超过了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说明企业规模过大;如果企业在小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规模生产,说明企业规模太小,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企业是否实现了规模经济的要求。
企业在确定了一个最佳规模以后,还应注意成本核算的内容,避免将非成本支出进入成本。以往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不好,例如职工工资资金应进成本还是由企业留利负担的划分不清,象这样的标准混乱的现象层出不穷。作为一个现代企业,一定要严格控制成本核算内容,该列入成本的一定不要漏掉,排出成本的一定不要入成本。这对于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握住这一点。
除此之外加强成本核算和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有许多企业出现虚假成本,这就严重影响了以后的分析决策工作,而错误的分析决策必然导致错误的方法,到最后根本起不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科学管理条件。企业会计部门有责任而且必须为分析和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及时反馈成本差异,促使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最终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综上所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是企业的中心目的,具体到某个职工则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企业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及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普及会计知识,掌握先进的计算方法,从而真正使人人关心成本,达到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谈企业如何对职工进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