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发展与企业产权变化的关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由于在这样的企业产权结构下经理同时又是企业的业主,拥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大量信息,并且对公司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这就使债权人产生了对企业会计报告的迫切需求。为了缓解业主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减小企业与债权人的契约成本(交易费用),会计除了向业主提供信息外,还要定期向债权人提供会计报告,这导致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的形成,William. A. Paton教授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对“企业实体理论”作为精辟概括,他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或法人概念”。并且“资产和负债是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主体应该向其业主进行会计报告,就像受托者报告受托管理资产责任一样。同时,由于债权人处于与权益所有者相同的地位,所以,企业也应一视同仁地向他们提交财务报表”(William. A. Paton,中文版1989)。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实体理论”要求会计能体现业主和债权人各产权主体的关系,充分兼顾并协调各方利益,以减少社会交易费用总额。在这样一种产权结构下,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俱乐部产品”,其产权属于由业主和债权人所组成的俱乐部的每一个成员。但会计信息供给仍旧缺乏统一标准,企业会计实务仍具有一定随意性。
2.4 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与会计 股权可自由转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与会计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索取权(股权)分散在成千上万的股票持有者手中,并且可通过买卖股票的方式实现自由转让与流动,因而这种产权结构是典型的“集体产权结构”。随着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迅速而广泛的发展,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这一产权结构下,企业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经营决策权相互分离,所有者不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成为企业的“外部人”,从而所有者与经理阶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局面。这就导致了会计的目标从向管理当局和债权人提供财务信息,转变到向投资者(股东)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
在这一企业产权结构下,一方面会计信息已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其使用权和收益权属于社会公众,一旦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将导致严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但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是否提供、如何提供、何时提供以及提供多少等的决策权属于经理阶层,二者的矛盾使明确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确立会计信息供给的统一标准成为必要,这就导致了会计制度(包括法律、准则和其它规范)的出现,以限制信息供给者的权利。
由于股东进行投资决策所重视的是年度经营收益信息,从而使会计报告的重点由资产负债表转向了收益表。同时,还要求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以使财务报表体系更加完善,并利用财务报表附注来充分揭示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后来,实证会计研究发现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与股票价格同投资者决策更为相关,这就导致了从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向现金流量表的过渡。可见,在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居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一种侧重于保护股东特别是普通股股东产权利益的“剩余权益会计理论”得到确立,并随股份有限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而逐渐取代了“企业实体会计理论”,居于主流地位。另外,股份有限公司产权结构还导致企业并购行为的增加,从而使控股公司得到发展,这又促使合并财务报表在会计实务上的应用以及合并报表理论的发展。
3 对未来会计发展的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把会计与产权的关系简单概括为: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很多会计问题都可以运用产权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诸多产权理论中隐喻着会计思想;会计与产权的影响是相互而直接的。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将更趋多元化,投资渠道更趋多样化,并将出现更为广泛的产权国际流动,因而未来企业产权结构将更趋复杂,为了保护自己的产权利益,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税务机关、其它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大众等各产权主体都将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更高要求,会计将越发显得重要。通过分析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变迁的发展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计理论与实务将朝着公平体现各产权主体利益的方向发展而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瑞庆,杨宏图.从产权角度看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J].四川会计,1998(1):6-8.
[2]田昆儒.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J].现代财经,2000(8):44.
[3]候瑞霞.浅析会计在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变迁中的发展变化[J].管理视角,2007(9):98.
[4]廖新媛.不同产权制度下会计信息揭示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3):57-58.
[5]陈蓁,殷俊明.产权、制度与中国会计改革[J].华东经济管理,2004(10):193-195.
上一篇:国有企业招待费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现代企业物资招标采购管理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