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4、精准定位,实现突破式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资本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特别是当前我国劳动力人民币双双涨价的情况下,转制企业的必须找准定位,坚持以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调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努力在细分市场上寻求客户资源,才能为企业找到发展空间。如对于传统的制造企业,根据客户需求,一方面要更加专业化,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特色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客户企业的需要,提供相关行业的技术咨询等服务,这样,在增加了收入来源的基础上,可以推动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满足低碳发展的要求。
5、苦练内功,增强自身竞争力
研究表明,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而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30年,美国企业40年,全球500强或与之相当的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在40-50年之间。转制企业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需苦练内功。一是要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成本控制,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降耗。二是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从而使企业全员具备“低碳”理念,实现和谐持续发展。三是加强自主创新、引进吸收再创新行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外公布的《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称中国实现未来低碳经济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而在60多种技术里面,有42种技术中国目前不掌握核心技术。因此,转制企业可以抢抓战略机遇,积极引进这些先进适用技术,从而在壮大自身的同时获得政府“低碳”支持,推动企业的做精做强。
6、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完善政策环境,加强条件保障,在科技创新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把发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第一要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基本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科技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和政策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能够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参与竞争的学科带头人才和优秀科研团队,原始性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造就数百万工程技术人才、科技型企业家和科技中介服务人才队伍,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大幅提高;科技管理人才素质显著改善,实现科技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 低碳经济论[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2]马传栋.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吴季松. 新循环经济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下一篇:关于厂务公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