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影响的路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凯 时间:2014-06-01
  3.1 直接内生增长因素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轻微的负面影响。因为中小企业在规模上的局限性,固定资产购置活动并不能够带来显著的规模效应,固定资产的成本是通过折旧逐年回收,因为固定资产技术性贬值的存在,所以该项投资对企业效益有负的影响,但整体来看,影响不是很大,影响系数为-0.65。 
  (2)就业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一定程度的负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非但不能为中小企业带来巨大的帮助,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负影响。其原因在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从事的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3)人力资本对中小企业增加值有很明显的正效应。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主要在于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会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知识的外溢性也决定了较高的人力资本会带来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改善,这在中小企业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人力资本对企业增加值的影响系数为7.61,从绝对值上来看也远大于固定资本投入的-0.65和就业的-3.38带来的影响)。 
  3.2 公共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 
  (1)物质资本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一定程度的负效应(直接效应为-0.27,间接效应为-1.42,总效应为-1.69)。物质资本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其间接效应即物质资本投资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影响系数为2.19)。 
  (2)公共教育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一定程度的正效应(路径一通过就业的间接效应为-0.74,路径二通过人力资本的间接效应为1.60,总效应为0.86)。公共教育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路径形成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在于人力资本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确有很重要的影响。 
  (3)研发投资对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有比较明显的正效应(间接效应系数为1.14)。主要原因在于研发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3.3 公共投资各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物质资本投资、公共教育投资和研发投资作为政府支出的一部分,它们共同受到财政收入和政府预算的限制,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投资影响中小企业平均增加值的主要途径(中间变量)在于就业和人力资本,其中尤以人力资本为最。而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主要在于公共教育的投入,其次在于研发的投入。 

  参考文献: 
  [1]于长革.政府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分析[J].财经研究,2006(2). 
  [2]娄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J].经济研究,2004(3):10-19. 
  [3]Teresa Garcia-Mila,Therese J.McGuire & Rober H.Porter.The Effect of Public Capital in State-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s Reconsidered[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78(2):177-180. 
  [4]杨大楷,孙敏.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Public Investment to Economic Structure[J].经济问题,2009(4). 
  [5]陈旭东.公共选择理论与中国公共财政[J].理论学刊,2005(7):65-66. 
  [6]刘国亮.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J].改革,2002(4):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