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Unrestricted Cointegration RankTest(Trace)Hypothesized Trace 0. 05No. ofCE(s) Eigenvalue Statistic CriticalValueNone* 0. 508111 22. 48751 15. 49471Atmost1* 0. 268500 6. 878475 3. 841466 Trace test indicates 2 cointegrating eqn(s) at the 0. 05 level* denotes rejection of the hypothesis at the 0. 05 level**MacKinnon-Haug-Michelis (1999) p-values再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5):表5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NullHypothesis: Obs F-Statistic ProbabilityX does notGrangerCause Z 22 0. 16960 0. 84541Z does notGrangerCauseX 0 . 00221 0. 99780 其中,X表示园区总量的月度序列,Y表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月度序列。结果显示,X是Y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泰安五岳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受整个园区总量的影响,这说明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是存在的。
可建立起回归方程:
ΔZt=1672.32+0.052ΔXt-0.995et-1 (3360.654) (0.014) (0.227)R2=0.576 DW=2.018三、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总体而言,我省多数地区中小企业存在地域空间上聚集程度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强、专业化分工不细、信息与知识交流较少、企业自我衍生能力较弱、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缺乏等问题。
1.产业集聚集群复杂、混乱。由于中小企业产业类型、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不同的影响,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集群基本处于自发阶段,比较复杂和混乱,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追求小而全、忽视市场细分、行业细分的倾向,影响了集聚地区域联合与协作优势的发挥。
2.产业集群内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数量少。
目前,我省产业集群多数仍处在成长发育阶段,主要表现在产业聚集度不高、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数量少,与广东、浙江等先进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
3.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专业化分工协作不强。我省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大多数是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跟风仿效者多,技术创新者少,低水平重复建设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集群内的企业缺乏集体行动规则和规范,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公共机制;
产业链条不完整,上下游企业关联度低,集群内部缺乏细致的专业化分工,集群整体机制欠缺等;产品长期停留在低档次、老品种、粗加工阶段,直接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
4.产业集群内缺乏完善的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各种行业协会、联盟、商会、中介机构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对产业集群的服务作用。产业集群普遍缺少资产评估、项目咨询、人才培训、信息网络、产品检测、物流配送、物业管理等服务组织,现有中介组织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满足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这些直接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致使上、中、下游产品配套的产业链条难以形成,产业特色和产业集群效应不够突出。
5.政府的主导性发挥不够。目前,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区企业的集群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开发区众多,相互之间存在着企业资源的争夺,在招商和引进上无法照顾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对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和凝练项目的意识,对当地工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引导力度不够。
四、进一步搞好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建设的对策建议
1.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整合区域资源。通过布局调整,对现有中小企业调整、整合和提升,对企业中尚有发展空间的产品进行专业指导,鼓励企业研究开发生产技术含量高、工艺先进、市场前景好的产品,形成地区优势产业群。
2.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集群的发展,一方面,应加强创新源头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扶持研发机构政策引导、支持力度,激活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活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为构建创新型产业奠定基础。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载体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步伐。积极鼓励企业对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升级力度,同时创建高起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入、整体引进、多方共建等方式,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双向共建各类创新平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另一方面,应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国内外技术转移、嫁接、对接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等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产业、产品、市场、人才、政策等各项服务,以全面加快和促进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引导企业联姻结盟,促进产业集团发展
积极引导产品关联度大、资源互补性强、产业基础较好的企业走集团化发展之路。政府牵头以促成企业相互联合组建新的企业联盟或集团,实行一个名称对外、内部独立核算,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且企业间实现实验室、实验设备、研发、融资、社会化服务以及配套设施等诸多方面的资源共享,以大大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4.加快融资体系建设,积极破除融资瓶颈
加快建立全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由政府扶持成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积极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鼓励银企合作,改善和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引进各类专业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帮助有条件的企业上市、上柜交易,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创新力度,逐步完善科技融资体系。三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资本与民间资本的结合,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的兼并收购。四是鼓励企业或个人捐资建立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技术研究基金,允许专利技术(或可评价的技术)在银行抵押贷款,加速折旧等。
参考文献: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产业集群演变和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1-2.
[2]胡珑瑛,蒋樟生.产业集聚的分形研究[J].管理世界2007, (3): 166-167.
[3]方慧姝,吴永林.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度的实证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7, (6): 17-18.
[4]吕靖烨.谈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J].商业时代, 2007, (17): 97-98.
[5]刘爱雄.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效果评价[J].山西科技, 2008, (2): 91-92.
[6]吴歆,方志耕,阮爱清.基于灰色关联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2): 40-41.
[7]高鸿鹰,武康平.集聚效应、集聚效率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化[J].统计研究, 2007, (3): 44.
上一篇:论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