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4-06-01
关键词:中小企业 原因 对策
0 引言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增进就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单一、融资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一难题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进而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
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1 企业自身的原因:中小企业自身资本金少、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大多数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数据不真实,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会计信息失真,虚账假账普遍;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不合理,如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人员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差;资产负债率高、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中小企业的产权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致使内部控制制度混乱。部分中小企业短期行为倾向严重,从而影响了整个企业的信用环境。
1.2 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
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的制度。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于中小企业要求的每笔贷款数额不大,但贷款的发放程序、经办环节评估、监督等都与大型企业贷款大致相同,若贷款的中小企业数增多,必然致使银行的贷款单位交易成本和监督费用上升,商业银行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又本着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首要目标,而现实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使得商业银行自然选择对中小企业“惜贷”;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贷款要得急、贷款频率高、贷款数量小、贷款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的特点,造成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过高、风险过大。据统计,国家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成本平均为大中型企业的五倍左右,因此金融机构对此类贷款定价较高是正常现象,间接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1.3 受社会及政府等诸方面的影响
首先,我国一直缺乏向中小企业融资倾斜的金融政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完善,以及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警示和国内金融资产质量不高的现实,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日益严格,信贷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增量贷款普遍要求投向“双A级”以上企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市场缺乏深入研究,银行在体制机制、管理方式、技术手段、业务流程等方面,存有不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随着全国金融行业经营层次的提升,各金融机构重心逐步上移。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的观念淡薄,自提出“抓大放小”以来,侧重于发展国有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导致中小企业发展举步为艰。
其次,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刚刚出现,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更为落后,商业信用也遭到破华,造成了全社会的信用危机。在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小企业信用度也不例外地出现大量银行贷款逾期收不回来,成为呆账、坏账,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不断增加,金融的系统风险变大;企业之间三角债务链,久拖难解,甚至拖垮、拖死了部分企业;商业交易中大量的欺诈行骗、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导致银行对企业失去信心,中小企业一般更难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再次,为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抵押和担保贷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但目前这一信贷方式对想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存有相当大的难度。
社会担保机构本身的运行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既制约了资金的扩充,使民间资本无法流入,又使得这一市场化的产物在行政管理的模式下运行不畅。对于担保风险的损失措施,政府财政资金没有定期的损失补偿机制和来源,没有有效的风险分散。